綜合描述

體延長而極側扁,體表被透明之薄骨板。頭中大;吻突出而呈管狀。眼間隔突起而無縱走溝。口端位,很小;無頜齒。背鰭第一硬棘長而尖,位於體之末緣,與體之骨板間有可動之關節,稍可移動;第二背鰭、尾鰭及臀鰭均彎向下方;胸鰭發達,側位。無側線。體側有一條顯著之黑色縱帶。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eoliscus strigatus (Günther, 1861) 上次更新:2013-11-09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西起非洲,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臺灣分布於南部、西部及澎湖海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eoliscus strigatus (Günther, 1861) 上次更新:2013-11-09

棲地

主要棲息於珊瑚礁區,常常成群躲入珊瑚枝芽或海膽棘叢中逃避敵人的追捕;游泳的姿勢以倒立較為常見,但遇到危險要迅速游動時,亦可以水平方式,頭前尾後的向前竄游。以浮游生物為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eoliscus strigatus (Günther, 1861) 上次更新:2013-11-09

效益(利用)

小型魚類,偶為潛水捕獲,除學術研究及水族觀賞外,不具食用價值。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eoliscus strigatus (Günther, 1861) 上次更新:201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