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體延長,前部略呈楔狀,後部側扁。雌魚的腹部膨大圓突。頭部中大,吻部短小。眼大,側位;眼間區及吻背頗為平直。口小,斜裂,下位;口裂遠不及眼前緣的下方。體被有大型的圓鱗;縱列鱗26-28;背前鱗11-13。雄魚背鰭鰭條常會延長,雌魚則小而圓,背鰭軟條數7-8;雄魚的臀鰭第3、4、5鰭條特化而成一延長的交接器,交接器僅略長於腹鰭長,雌魚則正常的扇形,起點在背鰭起點略前,鰭條數8-9;胸鰭鰭條數13-14;腹鰭腹位,鰭條數5;雄魚尾鰭外形變異很大,隨品系而有不同;雌魚則大多呈長圓形。體黃褐色,具有金色光澤,但體色的變異很大,常具有鮮麗的橘黃色或藍青色斑紋。成長後雌魚的體色較單調而半透明,如同大肚魚一般。

繁殖力強,具群集性。在耐寒或是耐熱適應力都很強。以藻類、水生昆蟲及有機碎屑等為食。是一種很有觀賞性的魚種。因水族館當觀賞魚而引進至台灣,目前已繁衍分布於台灣西部河川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梁世雄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Poecilia reticulata Peters, 1859 上次更新:2019-12-05
其他來源內容
體延長,前部略呈楔狀,後部側扁。雌魚的腹部膨大圓突。頭部中大,吻部短小。眼大,側位;眼間區及吻背頗為平直。口小,斜裂,下位;口裂遠不及眼前緣的下方。體被有大型的圓鱗;縱列鱗26-28;背前鱗11-13。雄魚背鰭鰭條常會延長,雌魚則小而圓,背鰭軟條數7-8;雄魚的臀鰭第3、4、5鰭條特化而成一延長的交接器,交接器僅略長於腹鰭長,雌魚則正常的扇形,起點在背鰭起點略前,鰭條數8-9;胸鰭鰭條數13-14;腹鰭腹位,鰭條數5;雄魚尾鰭外形變異很大,隨品系而有不同;雌魚則大多呈長圓形。體黃褐色,具有金色光澤,但體色的變異很大,常具有鮮麗的橘黃色或藍青色斑紋。成長後雌魚的體色較單調而半透明,如同大肚魚一般。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oecilia reticulata Peters, 1859 上次更新:2013-11-09

分布

原產於南美洲,因做觀賞用魚而引入臺灣,現已繁衍分布於臺灣西部河川下游及湖沼與溝渠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oecilia reticulata Peters, 1859 上次更新:2013-11-09

棲地

現以繁衍分布於台灣西部河川下游及湖沼與溝渠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梁世雄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Poecilia reticulata Peters, 1859 上次更新:2019-12-05
其他來源內容
棲地多樣化,主要棲息於淡水流域及湖沼之外,甚至在市鎮的下水溝可發現。孔雀魚繁殖能力強,並能耐受污染的水域,具群集性。雜食性小型魚種,以藻類、水生昆蟲及有機碎屑等為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oecilia reticulata Peters, 1859 上次更新:2013-11-09

擴散機制(人為影響)

人為放流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梁世雄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Poecilia reticulata Peters, 1859 上次更新:2019-12-05

效益(利用)

普遍受歡迎的小型觀賞魚類,在人工培育下,已衍生出多樣的品系。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Poecilia reticulata Peters, 1859 上次更新:2013-11-09

風險

入侵後果:環境

入侵性:具入侵性

入侵機制:競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梁世雄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Poecilia reticulata Peters, 1859 上次更新:2019-12-05

引進途徑

引進媒介:人為引進

引進時間:不詳,約1980年代

引進方式:有意引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梁世雄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Poecilia reticulata Peters, 1859 上次更新:2019-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