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biobotia cheni Banarescu & Nalbant, 1966

陳氏鰍鮀
臺灣鰍鮀,八鬚鯉,台灣鰍鮀
臺灣特有
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珍貴稀有野生動物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臺灣紅皮書受脅評估指標 瀕危(EN)瀕危(EN)

綜合描述

身體延長,前部略圓而粗狀,頭胸腹面平坦,後側略側扁。頭中大而平扁,吻圓鈍。口下位,弧形。有鬚4對:頜鬚1對,末端可達眼睛之下方;頤鬚3對,頤鬚間有許多小乳突。體被中小型圓鱗,側線上方之全部鱗片均具弱的稜脊,胸腹部裸露無鱗;側線完整,平直;側線鱗數37-38。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 3(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臀鰭 3(不分枝軟條)+6(分枝軟條)。體背側灰褐色,腹部灰白色。側線上方有一條不明顯的黑色塊狀斑紋所連成的縱紋。胸、腹鰭稍帶黃色,餘鰭淺灰色;尾鰭下葉色暗。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obiobotia cheni Banarescu & Nalbant, 1966 上次更新:2013-11-09

分布

臺灣的特有種,分布於中部大肚溪、濁水溪及其支流,族群量已日漸稀少。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obiobotia cheni Banarescu & Nalbant, 1966 上次更新:2013-11-09

棲地

初級淡水魚,喜棲息於水流湍急且為高溶氧的溪流底層。雜食性,主要以底棲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或是啄食石礫而濾食藻類及有機碎屑為食。遇驚擾時有鑽砂躲藏之行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obiobotia cheni Banarescu & Nalbant, 1966 上次更新:2013-11-09

效益(利用)

小型魚類,較不為人注意,或可油炸食之,亦可當觀賞用魚,唯族群量稀少,是極需保育之種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Gobiobotia cheni Banarescu & Nalbant, 1966 上次更新:201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