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tichthys japonicus (Cuvier, 1829)

綜合描述

體呈卵圓形,中等側扁。頭部具黏液囊,外露骨骼多有脊紋;鼻骨間的凹溝V字形。眼大。口端位,裂斜;主上頜骨長未端達眼後緣;頜骨、鋤骨及腭骨均有絨毛狀群齒。前鰓蓋骨後下角無強棘;鰓蓋骨及下眼眶骨均有強弱不一的硬棘。體被大型粗櫛鱗,後緣具小棘;側線完全,側線鱗數28-30,側線至背鰭硬棘中間點之鱗片數3.5。鰓耙數7-10+12-14=20-23。背鰭連續,單一,硬棘部及軟條部間具深凹,具硬棘XII,軟條12-14;最後一棘長於前一棘之2-3倍。臀鰭有硬棘 IV ,軟條10-12;胸鰭軟條 16-17;尾鰭深叉形。體淡紅色,無明顯之白色斑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Ostichthys japonicus (Cuvier, 1829) 上次更新:2013-11-09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南部到安達曼群島與澳洲以及自斐濟與吐瓦魯等。臺灣分布於北部、東北部、南部、澎湖及小琉球等海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Ostichthys japonicus (Cuvier, 1829) 上次更新:2013-11-09

棲地

夜行性的魚種,白天躲在洞穴或礁岩下,晚上出來活動覓食,是深水型金鱗魚類。以底棲性的無脊椎動物為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Ostichthys japonicus (Cuvier, 1829) 上次更新:2013-11-09

效益(利用)

稀有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Ostichthys japonicus (Cuvier, 1829) 上次更新:201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