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brius ferrugineus (Lesson, 1831)

綜合描述

體延長,紡錘形;前部寬扁,後部略呈圓筒形。頭平扁而寬大。吻短。眼甚小,側位,無瞬膜。鼻孔近口部,鼻孔緣具短而尖凸之鬚;不具鼻溝或鼻瓣。噴水孔小,遠小於眼徑。鰓裂小,第四及第五鰓裂重疊,內鰓不具濾器。口裂中大,腹位,橫向。齒具中央齒尖,側邊具小齒尖。尾柄無側隆脊或凹窪。第一背鰭大於第二背鰭及臀鰭,上下角鈍尖,後緣平直,基底與腹鰭基底相對;第二背鰭較小,位於臀鰭上方,起點在臀鰭起點之前,上下角鈍尖,後緣微凹;尾鰭較長,上葉不發達,僅見於尾端;尾鰭下葉前部略突出,中部低平,中部與後部間具缺刻,後部為小三角形突出,與尾鰭上葉間有一缺刻。體與各鰭一致為鏽褐色,腹面淡黃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Nebrius ferrugineus (Lesson, 1831) 上次更新:2013-11-09

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紅海、東非洲,西至土木土群島,北至日本,南至澳洲等。臺灣分布於北部海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Nebrius ferrugineus (Lesson, 1831) 上次更新:2013-11-09

棲地

主要棲息於大陸棚與島嶼棚的沿、近海大型鯊魚,棲息深度由潮間帶到70公尺深處,通常活動於潟湖的底層、礁石外圍之砂泥地或沙灘之外圍水域。夜行性,但亦活動於白天。有穴居之習性,但活動範圍很大,經常從一地洄游至另一地。捕食的範圍廣泛,各式各樣之無脊椎動物及魚類皆可。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Nebrius ferrugineus (Lesson, 1831) 上次更新:2013-11-09

效益(利用)

主要以一支釣、沈底刺網及延繩釣捕獲,經濟價值高。肉質佳,可加工成各種肉製品;鰭可做魚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製成維他命及油;剩餘物製成魚粉。在台灣屬罕見之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魚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魚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Nebrius ferrugineus (Lesson, 1831) 上次更新:201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