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小枝被毛。葉對生,稀互生,革質,卵形或卵狀橢圓形,先端急漸尖,3出脈,無其餘側脈,網脈不明顯。花序被黃褐色絨毛。果球形。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楊遠波、劉和義、呂勝由 資料提供: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來源學名:Cinnamomum brevipedunculatum C. E. Chang, 1970 上次更新:2023-04-19

分布

小葉樟特產臺灣南部恆春半島一帶之山麓或低海拔之叢林中,特別在南仁山一帶最多,鄰近之浸水營亦有發現,分布範圍甚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呂福原、歐辰雄、呂金誠 資料提供:臺灣樹木解說 上次更新:2023-04-19

形態學

小喬木,小枝被短柔毛,頂芽裸露但被長毛。葉對生或近對生,革質,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約5㎝,明顯三出脈;葉柄淡紫色,光滑。花序被短柔毛,頂生或腋生。核果球形,徑約3㎜。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呂福原、歐辰雄、呂金誠 資料提供:臺灣樹木解說 上次更新:2023-04-19

棲地

南部低中海拔森林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楊遠波、劉和義、呂勝由 資料提供: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來源學名:Cinnamomum brevipedunculatum C. E. Chang, 1970 上次更新:2023-04-19

保育狀態

小葉樟也是張慶恩教授在1970年發表的新種,模式標本採自南仁山,為臺灣的特有種,分布範圍甚窄,故在植物資源保育上意義重大,應要特別注意維護其生育環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呂福原、歐辰雄、呂金誠 資料提供:臺灣樹木解說 上次更新:2023-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