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一年生。成熟的植株會形成匍匐斜上的團簇,莖粗壯,高可達90 cm,但通常約長至60 cm。稈稍扁,基部膝曲生根。葉片長6-20 cm,寬3-8 mm,葉舌為一圈毛。單一總狀花序,但貌似穗狀。小穗為刺殼物所包,常2-6個小穗簇生形成一個刺殼體,外面有刺果苞(spiny bur)包覆,刺果苞是由剛毛變化而來,剛毛大致可分三層,外層剛毛較細長,中間層剛毛 粗壯且基部擴展,內層則形成數個片狀構造包覆內部之小穗。穎果成熟時,整個刺殼體一起脫落黏附動物皮毛或人類衣物而傳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Cenchrus echinatus 上次更新:2019-12-05
其他來源內容

一年生。葉片長6-20 cm,寬3-8 mm。每一刺殼物具3-6枚小穗,長4-7 mm,長寬約略相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楊遠波、劉和義、林讚標 資料提供: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來源學名:Cenchrus echinatus L., 1753 上次更新:2019-02-01
一年生草本,桿少,長20-60公分,叢生;單葉,互生,長6-20公分,寬0.3-0.8公分;葉舌短,具白色纖毛;葉鞘具稜脊,基部重疊;單一總狀花序,直立,長約10公分;小穗披針形,具2朵小花,長0.4-0.6公分;內穎紙質,長約0.45公分,具5條脈;外穎長為內穎的2/3;下位外桴紙質,長約0.5公分;上位外桴長約0.5公分,邊緣內捲;內桴長約0.5公分,光滑;潁果長約0.25公分。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周富三、廖俊奎、王豫煌、林朝欽 資料提供:林業試驗所臺灣歸化植物資料庫 來源學名:Cenchrus echinatus L. 上次更新:2014-12-09

分布

全省中海拔及低海拔路旁、荒地及空曠地雜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楊遠波、劉和義、林讚標 資料提供: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來源學名:Cenchrus echinatus L., 1753 上次更新:2019-02-01
其他來源內容
熱帶美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周富三、廖俊奎、王豫煌、林朝欽 資料提供:林業試驗所臺灣歸化植物資料庫 來源學名:Cenchrus echinatus L. 上次更新:2014-12-09

棲地

全省中海拔及低海拔路旁、開闊地、荒地及空曠地雜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Cenchrus echinatus 上次更新:2019-12-05

播遷

穎果成熟後,會隨著刺殼體一起脫落,黏附在動物毛皮或人類衣物上而傳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Cenchrus echinatus 上次更新:2019-12-05

管理

物理防治:最有效的防制方式就是在結實之前殺死幼株,可採用翻耕、人工拔除、火燒、蒸汽噴射器等。

化學防治:使用除草劑--草甘膦(glyphosate),可有效的控制蒺藜草族群。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Cenchrus echinatus 上次更新:2019-12-05

風險

蒺藜草原產中南美洲,是分布廣泛且常見的害草,常見於海灘沙地上。蒺藜草在熱帶與亞熱帶的田裡會與作物競爭水分、養分及陽光;它的刺苞黏附在動物毛皮身上,會降低毛皮(例如:羊毛)的價值,並且使皮毛不利於剪切。蒺藜草為花生、甘藷等多種作物和果園中的一種危害嚴重的雜草,侵入裸露或新開墾的土地後,能很快擴充佔領空隙,成為熱帶牧場中的有害雜草,其刺苞可刺傷人和動物的皮膚,混在飼料或牧草裡能刺傷動物的眼睛、口和舌頭。

入侵後果:農業, 環境

入侵性:具入侵性

入侵機制:競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Cenchrus echinatus 上次更新:2019-12-05

引進途徑

引進媒介:媒介動物, 運輸

引進時間:1950-1960美軍駐守臺灣

引進方式:無心的引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Cenchrus echinatus 上次更新:2019-12-05

備註

蒺藜草受刺被發現是在1961年於夏威夷群島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內的Laysan島。島上植被(63.6公頃)有30%面積被蒺藜草侵佔。蒺藜草取代原生物種禾草植物(Eragrostis variabilis)的生存空間,從而威脅到兩種特有鳥類:Laysan duck(極危)和Laysan finch(易危)的生存。因為這兩種鳥類都已原生種植物E. variabilis 位主要築巢植物。成功撲滅Laysan島上的蒺藜草管理計畫始於1991年。在使用過許多方法(加熱法、除草劑、機械技術把除和鹽水應用)之後,發現合併使用除草劑(glyphosphate)和人工手動拔除是最有效的方式。同時也對當地原生生物影響最小。在蒺藜草被發現的生長地進行每隔六週連續3年持續監控,之後間隔16週的監控。到1999年,蒺藜草已經在島上變得罕見。從之前可以每小時找到95株(在1994年)蒺藜草的比例降低到每小時找到0.043株的比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Cenchrus echinatus 上次更新:2019-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