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樹形:棕櫚形。
枝幹:有葉痕。
根系:淺根。
葉序:互生。
葉形:羽狀裂葉。
質地:紙。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志強、呂碧鳳、邱清安、張坤成、陳子英、曾彥學、簡瑞儀、蘇夢淮 資料提供:原景綠境:臺灣原生樹種景觀應用手冊 來源學名:Alsophila lepifera J.Sm. ex Hook 上次更新:2023-12-14
其他來源內容
多年生樹狀蕨類植物。莖直立,高可達5公尺以上,徑可達30cm以上,外被發達之氣生根,上半部具明顯橢圓形葉痕。3回羽狀裂葉,長150~300cm`,寬80~120cm;葉柄及葉軸密被黃褐色毛狀之鱗片;末裂片全緣。孢子囊群球形,不具孢膜。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何偉真、林德勳、謝昌衛、黃雯雯 資料提供:台灣野生藥用植物圖鑑 來源學名:Cyathea lepifera (J. Sm.) Copel. 上次更新:2016-11-23

分布

臺灣分佈區域: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宜蘭縣、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南投縣、嘉義縣、嘉義市、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花蓮縣、臺東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志強、呂碧鳳、邱清安、張坤成、陳子英、曾彥學、簡瑞儀、蘇夢淮 資料提供:原景綠境:臺灣原生樹種景觀應用手冊 來源學名:Alsophila lepifera J.Sm. ex Hook 上次更新:2023-12-14
其他來源內容
台灣低海拔山區之潮濕地,中國南部、琉球、菲律賓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何偉真、林德勳、謝昌衛、黃雯雯 資料提供:台灣野生藥用植物圖鑑 來源學名:Cyathea lepifera (J. Sm.) Copel. 上次更新:2016-11-23

棲地

棲地:內陸。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志強、呂碧鳳、邱清安、張坤成、陳子英、曾彥學、簡瑞儀、蘇夢淮 資料提供:原景綠境:臺灣原生樹種景觀應用手冊 來源學名:Alsophila lepifera J.Sm. ex Hook 上次更新:2023-12-14

生態學

落葉性&生活型:常綠喬木。
光照需求:半日照。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志強、呂碧鳳、邱清安、張坤成、陳子英、曾彥學、簡瑞儀、蘇夢淮 資料提供:原景綠境:臺灣原生樹種景觀應用手冊 來源學名:Alsophila lepifera J.Sm. ex Hook 上次更新:2023-12-14

效益(利用)

觀賞用途&月份:[觀賞部位] 全株。
適種場所:公園綠地、校園、庭院。
植栽說明及建議:最小種植間距1公尺。本種易感染筆筒樹萎凋病而死亡。另由於人工培育不易,若有大量採購需求,需釐清來源以免危害野生族群。。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志強、呂碧鳳、邱清安、張坤成、陳子英、曾彥學、簡瑞儀、蘇夢淮 資料提供:原景綠境:臺灣原生樹種景觀應用手冊 來源學名:Alsophila lepifera J.Sm. ex Hook 上次更新:202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