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雜色角孔海膽Salmacis sphaeroides分類上屬於刻肋海膽科Temnopleuridae,動物體殼殼高變異極大,從較低矮的半球形,到較高的錐形都有,但口面平坦,殼徑可達10公分左右。頂系較小,除了篩板之外,其他骨板上密佈著小疣,圍肛板細小。間步帶的大疣整齊地排成兩列,大棘短而細;口面的大棘變得較為寬而扁。本種活體的顏色變異極大,從近乎白色到墨綠色都有,大棘在綠色的底色上有紅褐色、紫色、白色或綠色的環帶。死殼為灰綠色,有時有些較深色或較淺的輻射紋路或色斑。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李坤瑄 資料提供:李坤瑄 來源學名:Salmacis sphaeroides 上次更新:2016-03-08

分布

分布於香港到所羅門群島間的海域,以及澳洲的北部與東部沿海。台灣目前僅知道有出現於墾丁海域的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李坤瑄 資料提供:李坤瑄 來源學名:Salmacis sphaeroides 上次更新:2016-03-08

棲地

動物大多棲息在珊瑚礁區的低潮線附近,停留在沙底上或海草堆中。雜色角孔海膽棲息於潮間帶到水深數公尺的淺海,偶而可達50公尺左右深度的海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李坤瑄 資料提供:李坤瑄 來源學名:Salmacis sphaeroides 上次更新:2016-03-08

取食策略

牠們經常會用海藻或海草的葉片,以及貝殼碎片遮蓋體殼掩蔽自己,研究顯示本種為雜食性的海膽,牠們會捕食所有捉得到的底棲生物,包括軟體動物、各種蟲類,以及藻類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李坤瑄 資料提供:李坤瑄 來源學名:Salmacis sphaeroides 上次更新:2016-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