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殼體爲扁餅形的側面觀,前端大於後端,背緣大圓弧形,腹緣凹入。殼表中等程度以上的膨脹,生有同心圓形排列的麻孔。殼體爲厚扁餅形,高而短,前端大於後端。前緣爲均衡的弧形,後緣比前緣尖出,最高頂點位於殼體的中央子午線,最大長度位於殼體的赤道線。腹緣中央凹入,兩側突出,緩慢的與前後緣相接。殼表膨脹,刻有同心圓狀排列麻細孔。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胡忠恆、陶錫珍 資料提供:臺灣及其臨近沿海介形蟲動物誌 來源學名:Paracypria wangtaoa Hu et Tao 上次更新:2013-11-01

分布

嘉義縣牛埔村二重溪層(更新世)。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胡忠恆、陶錫珍 資料提供:臺灣及其臨近沿海介形蟲動物誌 來源學名:Paracypria wangtaoa Hu et Tao 上次更新:2013-11-01

鑑別型特徵敘述

本種形態近於Paracypria kungsangae, n. sp.,但表生有小篩空及平行的橫肋圍繞周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胡忠恆、陶錫珍 資料提供:臺灣及其臨近沿海介形蟲動物誌 來源學名:Paracypria wangtaoa Hu et Tao 上次更新:201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