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脈紋折角蛾(Caveana senuri)是折角蛾科(Lecithoceridae)瘤折角蛾亞科(Torodorinae)的成員。本種的頭部與胸部背方為鮮黃色,下唇鬚發達,鱗片平貼,一般會超過頭部,前足脛節遠體端有一圈黑斑,前翅為黃色底,外緣有一排黑色斑點,翅上各脈之間與中室有黑色長條狀斑紋,呈放射狀,後翅為黑色底,各脈為黃色;腹部背方為黑色。本屬(Caveana)是一個直到2010年才由亞洲旋蛾總科(Gelechioidea)權威朴奎澤(Park KT)發表,模式種為產於泰國的C. diemseoki,目前全世界共紀錄兩種。


A Brief Introduction:
Caveana was a monotypic genus and known to be distributed in Tailand before the study by Park et al. (2013). The second species is C. senuri, which is only distributed in Taiwan until now, and could be identified from its conspicuous wing patern: yellowish ground colour with dark and radial stripes on the forewing.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施禮正 資料提供:臺灣蛾訊 MOTHS of Taiwan 來源學名:Caveana senuri Park, Heppner & Bae, 2013 上次更新:2013-07-23

分布

本種目前僅知分布於臺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施禮正 資料提供:臺灣蛾訊 MOTHS of Taiwan 來源學名:Caveana senuri Park, Heppner & Bae, 2013 上次更新:2013-07-23

外觀相似性

根據Park(2010)的描述,Caveana與其他近似屬間最大的差異在於後翅的M2脈與M3脈癒合(註),生殖器則無顯著特徵可與其他近似屬區別。另外,本種在臺灣無其他近似種。

註:在Park的研究裡,文內使用的是"M2 absent",而翅脈圖中則顯示M2+M3,因此筆者認為Park所表達的意思是M2與M3癒合。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施禮正 資料提供:臺灣蛾訊 MOTHS of Taiwan 來源學名:Caveana senuri Park, Heppner & Bae, 2013 上次更新:2013-07-23

備註

脈紋折角蛾是今(2013)年甫被描述的種類,模式產地為高雄六龜,副模標本則有來自南投埔里與廬山的標本,另有研究者曾於扇平與蓮華池採集本種的紀錄。由於本種的學名未能提供辨識上的特徵也未反映其模式產地,而鮮黃色的底色搭配上放射狀黑斑是外觀辨識上的重要特徵,故此暫以「脈紋折角蛾」為其名。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施禮正 資料提供:臺灣蛾訊 MOTHS of Taiwan 來源學名:Caveana senuri Park, Heppner & Bae, 2013 上次更新:2013-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