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多棘波水螟屬於水螟亞科,翅底橙黃色,前翅偏褐色,內中外線處均有白色線條,後翅近基部有深褐色帶狀斑紋。此種數量稀少,幼生資訊未知。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Lori Tsai 資料提供:蔡齡瑩(Lori Tsai) 來源學名:Paracymoriza multispinea You et al., 2003 上次更新:2013-04-15

分布

中國及台灣。台灣於北部和南部中低海拔山區有零星記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Lori Tsai 資料提供:蔡齡瑩(Lori Tsai) 來源學名:Paracymoriza multispinea You et al., 2003 上次更新:2013-04-15

備註

多棘波水螟在台灣已知最早的一筆紀錄是由顏聖紘老師在1995年6月27在福山植物園採獲。而後,顏老師在他的論文研究裡(1997)將該種處理唯一新屬新種:Xanthonymphula fushana。不過,該種由大陸學者尤平等人(2003)率先發表,並放入波水螟屬(Paracymoriza,顏老師取的中文名是河苔水螟屬)。該種由於陰莖支持片(Juxta)的頂端有獨特的小棘,因此尤平等人以牠為模式建立了波水螟屬裡的新種群。而該種在台灣自1995的採集後,在各大貼圖區中均未曾出現過牠的玉照,而各標本館的收藏似乎也未有該種的標本。2006年7月1日,筆者在二集團點燈時,幸運採得一隻,但當時並未發現是該種,直到後來重新整理標本時才發現牠的存在。2008年6月29日,筆者又在同樣的地點捕獲一隻雄性個體。依照目前的採集記錄來看,該種數量似乎不多,且都集中在6月底至七月初發生,不過目前個體數不足,難以定論該種是否一年一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施禮正 資料提供:臺灣蛾訊 MOTHS of Taiwan 來源學名:Paracymoriza multispinea You, Wang & Li, 2003 上次更新:201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