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子實體多年生,具傘,平伏至反捲,單生至成瓦狀排列,廣闊地貼生,一致性的硬木質; 菌蓋二分,平坦或半蹄形,達13.5公分寬,≦1-5.5公分厚; 菌蓋表面起初細微地天鵝絨的且同心圓淡鐵鏽色至棕土色,於不規則的溝快速無毛且暗褐色至黑色,覆蓋0.2-1公釐厚,樹脂的,硬殼,菌孔表面黃褐色至深栗色或者暗褐色,菌孔小且圓形,一公釐8-10個,菌管每一層被1-3厚的暗褐色菌肉層分開,共達1公分厚。菌絲雙系,生殖菌絲無扣子體,無色至淡黃色,2微米寬; 骨骼菌絲黃色至棗紅色,3-6微米寬。剛毛狀菌絲於菌肉層中豐富,薄壁,暗褐色至鐵鏽色,鈍的,達100 × 7.5-13微米,在菌肉層為黃色至鐵鏽色,鈍的,達700 × 5-10微米。擔孢子廣橢圓形至倒卵形,無色且薄壁,3.5-4.5 × 3-3.5微米。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魏佳玲 資料提供:國立中興大學植病系真菌研究室 來源學名:Phellinus noxius (Corner) Cunningham, 1965 上次更新:2018-01-16

分布

泛熱帶。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魏佳玲 資料提供:國立中興大學植病系真菌研究室 來源學名:Phellinus noxius (Corner) Cunningham, 1965 上次更新:2018-01-16

鑑別型特徵敘述

此種可由部份突出於子實層的鈍剛毛狀菌絲,以及缺少子實層剛毛來辨識。此真菌造成台灣許多樹種的褐根腐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魏佳玲 資料提供:國立中興大學植病系真菌研究室 來源學名:Phellinus noxius (Corner) Cunningham, 1965 上次更新:2018-01-16

棲地

木棲且造成褐根病導致樹勢衰落。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魏佳玲 資料提供:國立中興大學植病系真菌研究室 來源學名:Phellinus noxius (Corner) Cunningham, 1965 上次更新:2018-01-16

備註

標本檢視:台灣:台南,海拔<100公尺,於桑屬莖基部生,TFRI 982。台北,海拔<100公尺,於桑屬莖基部生,1999年11月,TFRI 927。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魏佳玲 資料提供:國立中興大學植病系真菌研究室 來源學名:Phellinus noxius (Corner) Cunningham, 1965 上次更新:2018-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