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子實體一年生,無柄和廣闊地貼生,木質,菌蓋 6.5-10.5 × 9-18.5 公分,基部達2.2公分寬,腎臟形,扇形;上表面淡至深紅褐色至紫色,基部變黑或褐色,微弱至強烈地漆狀,具或不具同心環的溝槽;邊緣鈍,經常白色。菌孔表面黃綠色,亮黃色或黃色,傷時變褐色;菌管可達1.2公分長,淡褐色;每毫米5-6個菌孔, 100-170 微米寬,隔壁30-100 微米厚。菌肉0.1-1公分厚,雙層,上層黃色,下層黃褐色至褐色,具類黑素物質或者白纖絲;生殖菌絲 2.5-6 微米寬,無色,薄壁,扣子體於乾燥標本難以觀察;骨骼菌絲5-6.5 微米寬,量多,樹狀分支,KOH下黃褐色至紅褐色,類糊精反應;纏繞菌絲難以從破掉且拉長的骨骼菌絲末端來分辨,擔孢子8-10 × 6.5-7 微米(含外壁), 7-8.5 × 5.5-6.5 (不含外壁),卵形,頂端平截或無,褐色,內壁暗褐色,有明顯刺,表皮由刺狀的分支細胞組成,微弱至強烈類澱粉反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魏佳玲 資料提供:國立中興大學植病系真菌研究室 來源學名:Ganoderma multiplicatum (Mont.) Pat., Bull. trimest. Soc. mycol. Fr. 5(2,3): 74. 1889. 上次更新:2018-01-12

分布

泛熱帶 (Steyaert 1980,Zhao & Zhang 2000,此研究)。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魏佳玲 資料提供:國立中興大學植病系真菌研究室 來源學名:Ganoderma multiplicatum (Mont.) Pat., Bull. trimest. Soc. mycol. Fr. 5(2,3): 74. 1889. 上次更新:2018-01-12

鑑別型特徵敘述

黃靈芝的特色是堅硬、無柄的子實體、雙層菌肉、表皮細胞有微弱至強烈的類澱粉反應且具小突起、具明顯小刺的倒卵形擔孢子,台灣標本的擔孢子大小為8-10 × 6.5-7 微米,稍大於模式標本,為7-8 × 5-6 微米 (Ryvarden 2000) 和 7-9 × 5-6 微米 (Gottlieb & Wright 1999)。然而, Steyaert (1980)表明此種的台灣的孢子大小(7-8.7-12 × 5-5.9-7.5 微米)落在範圍中。台灣的標本形態上符合Gottlieb & Wright (1999) 和 Ryvarden (2000)所描述的模式標本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魏佳玲 資料提供:國立中興大學植病系真菌研究室 來源學名:Ganoderma multiplicatum (Mont.) Pat., Bull. trimest. Soc. mycol. Fr. 5(2,3): 74. 1889. 上次更新:2018-01-12

棲地

台灣: 新竹:獅頭山,海拔300 公尺,死亡闊葉樹樹幹生,2005年8月21號,Wu 0508-22 (TNM)。台中,大坑,腐木生,2003年7月27號,FL 0307-3 (TNM)。南投,蓮華池,海拔700公尺,活樹生,1999年6月24號,CWN 04257 (TNM);蓮華池,海拔700公尺,活樹基生,2002年8月6號,CWN 05622 (TNM); 蓮華池,海拔700公尺,闊葉樹腐幹生,1991年6月19號,Wu 910619-38 (TN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魏佳玲 資料提供:國立中興大學植病系真菌研究室 來源學名:Ganoderma multiplicatum (Mont.) Pat., Bull. trimest. Soc. mycol. Fr. 5(2,3): 74. 1889. 上次更新:201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