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子實體扁平形,扁平或墊狀,象牙白色,達大約4 × 2公分,1-5毫米厚,菌孔大約每毫米4顆;變形的邊緣區域具淺赭色的刺毛,刺毛散佈於變形期的年輕子實體表面。菌絲雙系,生殖菌絲無色,薄壁至厚壁,含扣子體,2-4微米寬;骨骼菌絲相當豐富,基本上不分枝,無色,厚壁,2-6微米寬。囊狀體有兩種。最常見的為頭狀囊狀體,薄壁或厚壁,20-45微米長,先端膨大部份7-8微米寬;被結晶囊狀體稀少,鑽形,厚壁,大約20 × 5微米。擔子基部含扣子體,圓柱形,中央稍微收縮,14-16 × 4-5微米,四孢型。擔孢子近圓形,新鮮時具一油滴,平滑,無色,4-5 × 3.8-4.3微米。關節孢子於子實體的刺上產生,短鏈,從產分生孢子細胞脫離後,基部具或不具扣子體,無色,培養狀態下為薄壁,乾燥標本稍厚壁,橢圓形或卵形,8-13 × 4-6微米。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魏佳玲 資料提供:國立中興大學植病系真菌研究室 來源學名:Echinoporia hydnophora (Berk. & Broome) Ryvarden, Prelim. Polyp. Fl. E. Afr. (Oslo): 326. 1980 上次更新:2016-12-12

分布

印尼、馬來西亞、斯里蘭卡(Ryvarden and Johansen,1980)和台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魏佳玲 資料提供:國立中興大學植病系真菌研究室 來源學名:Echinoporia hydnophora (Berk. & Broome) Ryvarden, Prelim. Polyp. Fl. E. Afr. (Oslo): 326. 1980 上次更新:2016-12-12

鑑別型特徵敘述

Echinoporia屬的兩物種可由菌孔的大小以及分生孢子來區分(Langer, 1994),齒狀刺孔菌的菌孔較小(3-5孔/毫米),E. aculeifera為(1-3孔/毫米),然而齒狀刺孔菌的擔孢子(5-5.5 × 4.5-5微米)卻比E. aculeifera大(4-5 × 3-3.5微米),Ryvarden和Johansen(1980)測量齒狀刺孔菌的大小為4-5微米寬,與此研究相符。E. aculeifera受限於新熱帶區,齒狀刺孔菌則為古熱帶區(Gilbertson和Ryvarden,1986)。齒狀刺孔菌在台灣的發現是已知最北的分佈。Gilbertson和Ryvarden(1986)以及Ryvarden(1991)認為Echinoporia物種的菌絲系非常相似Hyphodontia的物種,此兩屬關係相近的假說受型態上的數據及Langer(1994)的超顯微研究的簡約分析法支持。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魏佳玲 資料提供:國立中興大學植病系真菌研究室 來源學名:Echinoporia hydnophora (Berk. & Broome) Ryvarden, Prelim. Polyp. Fl. E. Afr. (Oslo): 326. 1980 上次更新:2016-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