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英名Indo-pacific Beach Star。身體大都具有5隻腕足,少部分個體為3、4或6隻,腕足的切面呈長方形,狹長而末端尖,呈星形放射狀,長約10公分,雄性個體的體型較小。身體背面呈灰白色或棕色,具有黑褐色的橫向斑紋,腕足的邊緣顏色較淡,腹面為白色。背面的骨板接近平行排列,肛門在身體正中央。篩板1個。上緣板呈長方形。下緣板密生許多鱗狀扁棘。步帶棘大多3個一組。步帶溝明顯,管足2列,細長,末端有吸盤。口板明顯。口棘成列圍在口板前方及兩側。
成體在半徑約2.9公分時達到性成熟,生殖季在7至8月的夏季,有雄性伏在雌性身上的假交配行為,可持續兩個月之久。菲律賓的飛白楓海星在9月至10月交配,滿月時族群密度可達每平方公尺有7對,但在新月時則看不到。幼體在紅樹林著床,然後再慢慢移動到泥沙海岸和海草床。 腹面常有很多毛類(沙蠶)及螺類(瓷螺科)共生,胃為葉片狀淡綠色。進食時,身體半埋於沙中,翻出胃以沙中有機物和小動物為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Archaster typicus Müller & Troschel 上次更新:2014-02-07

分布

本種廣泛分佈於南非海域以東之印度洋及西太平洋海域,包括西印度群島、馬斯開里恩群島、馬爾地夫、孟加拉灣、印度東部、菲律賓群島、日本南部、中國南部、臺灣、印尼、新幾內亞、澳洲北部、南太平洋群島、夏威夷群島等地區,臺灣地區在澎湖的內海泥沙海岸低潮帶數量很多。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Archaster typicus Müller & Troschel 上次更新:2014-02-07

鑑別型特徵敘述

本種腕足背面的骨板接近平行排列,與棲地和顏色相近的多棘槭海星(Astropecten polyacanthus)不同,且排列在腕足邊緣的刺棘比較短、扁平且鈍,管足末端有吸盤。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Archaster typicus Müller & Troschel 上次更新:2014-02-07

棲地

棲息於泥沙海岸的潮間帶至深約60公尺的海底,常半埋在泥沙內,漲潮時躲入泥沙之中,退潮時才爬出來活動。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Archaster typicus Müller & Troschel 上次更新:201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