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hatina fulica Bowdich, 1822

Achatina fulica Bowdich, 1822 非洲大蝸牛
Achatina fulica Bowdich, 1822 非洲大蝸牛
Achatina fulica Bowdich, 1822 非洲大蝸牛
Achatina fulica Bowdich, 1822 非洲大蝸牛

綜合描述

大型貝類,長卵圓形或橢圓形,有石灰質稍厚外殼。成體的殼可能超過20cm,但是通常約5到10cm,平均重量約32g。有6-8個螺層,各螺層增長緩慢,螺旋部圓錐形,體螺層彭大,其高為殼高的3/4左右;殼頂尖,縫合線深;殼面底色為黃色至深黃色,聚焦褐色霧狀花紋,胚殼成玉白色,其於螺層具斷續的棕色條紋,生長線粗而明顯,殼內藍白色或淺紫色,體螺層上的螺紋不明顯,中部各螺層的螺紋與生長線交錯;殼口卵圓形,口緣完整簡單,外唇薄且鋒利,易碎;內唇貼覆在體螺層上,形成”S”形藍白色胼胝部;軸緣外折;無臍孔,足部肌肉發達,背面暗棕黑色,黏液無色。卵圓形,白色。

夏眠期間,其殼口用薄弱的黏液與石灰質混成的epiphragm閉塞。這膜上有微細的空隙slit供呼吸。A.fulica 能不攝取任何食糧及水份夏眠數月之久。夏眠後變瘦瘠及脫水喪失原來體重之60%,夏眠時性機能也會減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陳俊宏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Achatina fulica Bowdich, 1822 上次更新:2020-02-03
其他來源內容
非洲大蝸牛是台灣體型最大的蝸牛,具有褐色或深褐色的直向條紋,非常容易辨認。一般殼常大約在7~8公分,腹足為深褐色,但有些經飼養改良後的非洲大蝸牛具有白色的腹足。成熟個體的殼口唇緣並不外翻,殼口內側為白色。
為什麼原產在非洲的蝸牛會在台灣出現,且成為台灣體型最大、最常見的蝸牛呢?原來非洲大蝸牛在二十世紀初被引進台灣養殖作為食用,但因繁殖快速,部分被棄置野外的個體大量繁衍,最後成為台灣蝸牛類動物中,數量龐大且極易見到的種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李政締 來源學名:Achatina fulica Bowdich, 1822 上次更新:2015-04-13
殼形 : 中大紡錘形
殼寬 : 約4.6-5mm
殼高 : 約10-15mm
螺層數 : 約8-9層
殼中大型、右旋,是臺灣目前體型最大的蝸牛之一,螺塔高,但縫合線不明顯。殼黃褐色,具有不規則的赤褐色條紋,殼頂第1~3層常為乳白色,第4~6層為淡黃色,夾雜赤褐色或淡紫色斑紋,第7~9層為暗紅色,內有淡紫色或黃白色之粗紋。肉體為黑褐色混有白色斑點,腹面灰白色,也有白化的養殖品系,俗稱「白玉蝸牛」。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謝伯娟、吳書平、蔡奇立 資料提供:臺灣蝸牛圖鑑(三版) 來源學名:Achatina fulica Bowdich, 1822 上次更新:2014-12-22
殼中大型,是臺灣目前最大的陸蝸,殼圓錐狀,厚實,殼右旋,黃褐色底,深褐至紅褐色縱條色紋或不規則塊斑分佈其上,生長脈明顯。殼頂鈍圓,螺塔高,各螺層膨脹,縫合線明顯。殼口內白色,近唇緣赤褐色。臍孔被外翻軸唇遮蓋。腹足為黑褐色,也有白化的種類。大部分的非洲大蝸牛殼長為七或八公分,但也可達十五到十七公分。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貝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貝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chatina fulica 上次更新:2014-12-03

分布

全省中低海拔的各種棲地中,連離島也可以見到牠的蹤影。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李政締 來源學名:Achatina fulica Bowdich, 1822 上次更新:2015-04-13
其他來源內容
原產東非馬拉加西(Malagasy),十九世紀初經由原產地跨越印度洋逐漸向東方移動,入侵東南亞而至全世界。臺灣全島均可發現。台灣調查記錄 : 臺灣全島,臺東縣蘭嶼、綠島,金門,澎湖,馬祖,東沙島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謝伯娟、吳書平、蔡奇立 資料提供:臺灣蝸牛圖鑑(三版) 來源學名:Achatina fulica Bowdich, 1822 上次更新:2014-12-22
台灣分布: 台灣全島,台北縣平溪鄉十分瀑布,屏東縣恆春半島,屏東縣好茶瑪家,花蓮縣玉里鎮,南投草屯,台北縣板橋市,台北縣新店市,南投縣,嘉義縣阿里山,屏東縣來義,恆春半島內文地區,屏東縣恆春半島,屏東縣滿州鄉,花蓮縣太魯閣,金門金寧,金城,金沙,金湖,澎湖,龜山島
世界分布 : 南韓、印尼、越南(Khanh Hoa、 Ninh Thuan)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貝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貝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chatina fulica 上次更新:2014-12-03

棲地

普遍分布於台灣全島中海拔以下地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陳俊宏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Achatina fulica Bowdich, 1822 上次更新:2020-02-03
其他來源內容
非洲大蝸牛偏好陰涼潮濕的環境,因此大多都在夜間活動,但白天雨後在花園及菜圃附近的地面也極容易發現。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李政締 來源學名:Achatina fulica Bowdich, 1822 上次更新:2015-04-13
多在潮溼環境活動,如下雨天及夜間,常於農田、果園與樹林間發現。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謝伯娟、吳書平、蔡奇立 資料提供:臺灣蝸牛圖鑑(三版) 來源學名:Achatina fulica Bowdich, 1822 上次更新:2014-12-22
陸生、非洲大蝸牛是雜食性,大多是在潮溼環境中活動,所以喜歡在下雨及夜間活動。夏天或沒雨水時,會躲在陰涼的地方,且在殼口上做一層白膜(假口蓋),只餘一個小孔來呼吸,然後再將螺肉縮入殼內以防脫水,等到環境轉好後再出來。非洲大蝸牛一次可以產下三十到七百個卵,所以繁殖很快。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貝類資料庫 資料提供:臺灣貝類資料庫 來源學名:Achatina fulica 上次更新:2014-12-03

播遷

1. 自然擴散。

2. 附著交通用具之車輪或車體下土塊進入新地域。

3. 附著農作物或其他植物之根部或根部土塊進入新地域。

4. 水流(海流)運搬其堅固之生體或卵體至沿岸地域。 

5. 被鳥類(季鳥)嚥下的卵體在新地域被排出。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陳俊宏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Achatina fulica Bowdich, 1822 上次更新:2020-02-03

擴散機制(人為影響)

被人刻意引入新地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陳俊宏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Achatina fulica Bowdich, 1822 上次更新:2020-02-03

管理

毒殺, 生物防治, 物理撲殺

物理防治:遇陰雨天蝸牛出來活動時,可以人工捕殺時時清園,病除雜草,使園內通風順暢,保持乾燥。在植株莖幹中間環貼阻蝸黑帶,防止蝸牛上爬。

生物防治:玫瑰蝸牛(Euglandina rosea Ferr.)及嘉納蝸牛(Gonaxis quadrilateralis)能取食非洲蝸牛,在田間鴨亦能取食。

藥劑防治:6%聚乙醛餌劑(Metaldehyde),1公克4.55公斤/公頃,在田埂附近,將藥劑施佈成20公分寬,5公尺長(1平方公尺)。將藥劑施佈於田間四周,或鄰近蝸牛經常出沒之處。 3.25%聚乙醛餌劑(Metaldehyde)1公克,將藥劑施佈於田間四周,或鄰近蝸牛經常出沒之處。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陳俊宏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Achatina fulica Bowdich, 1822 上次更新:2020-02-03

風險

為大型蝸牛,常在下雨或早晨、傍晚有露水的時候出現,故俗名為露螺。由在台的日本技師下條久馬一自南洋引進,作為養殖食用,但由於繁殖太快,飼養者眾,被棄置野外,為害農作,是相當值得警惕的環境與生態問題。

入侵後果:農業, 經濟, 人類健康

入侵性:具入侵性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陳俊宏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Achatina fulica Bowdich, 1822 上次更新:2020-02-03

引進途徑

引進媒介:人為引進

引進時間:1932, 1933 

引進方式:有意引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陳俊宏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Achatina fulica Bowdich, 1822 上次更新:2020-02-03

備註

日據時代(民國22年),由日本人下條久馬一從新加坡引進臺灣。幼蝸經8、9個月後成熟,成蝸每年產3~6次卵,每次產卵約50~500 顆,約一星期便可孵出,約10~12個月又可產卵。壽命約2~5年。活動時期多為雨季,常於夜間活動至清晨,然後再回至休棲處。常危害果樹,如木瓜、香蕉、蔬菜等作物,造成嚴重的農業損失。非洲大蝸牛為廣東住血線蟲之重要中間寄主,人類若經感染,會引起腦炎或腦膜炎等併發症。
東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謝伯娟、吳書平、蔡奇立 資料提供:臺灣蝸牛圖鑑(三版) 來源學名:Achatina fulica Bowdich, 1822 上次更新:201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