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evicaulis alte (Férussac, 1821)

皺足蛞蝓
寬足蛞蝓,覆套足襞蛞蝓,高突足襞蛞蝓,高突滑尾蛞蝓,高突覆套蛞蝓,褐皺足蛞蝓
入侵種 |
 iNaturalist

綜合描述

身體扁平為長橢圓形,體被上由革質狀的外套膜包覆,二對眼柄。腹足藍灰色,體色淺褐色至黑色,背部有一縱線為土黃色,眼柄淺灰色至黑灰色。 身體裸露、柔軟而無外殼,背腹扁平,呈扁圓筒型,具有革質、多黏液的外套膜覆蓋全身。活動時體長可達80mm以上。體表黑褐色,有無數小顆粒突起,背部中央有一條細黃褐色條紋,體兩側有無數細小黃褐色斑點。足部為淡黃色,具有3條縱溝,其中部分區有無數橫的縱褶,具有觸角2對,眼睛位於大觸角上方。[2] 卵產於植物的根際或石穴中、落葉下。無殼,身體深褐色,扁橢圓形,背中央有一條黃色縱線,體長7-10公分,寬約2.5公分。移動速度相當快,一晚可爬行18公尺以上的距離。溫室或田間均可能發現。白日藏匿在黑暗陰濕的處所,如盆缽等器物之下,在黃昏天色陰暗後才出來取食,天亮之前又覓處潛伏藏匿。遇陰雨天氣時也會在白天就出現在植株上,爬行所經之處留下一條灰白色透明黏液。嗜食植物幼嫩的部位,不自花葉邊緣吃起,而在葉片中央造成多數大小不一的孔洞。

皺足蛞蝓是一種半水棲性的蛞蝓,在夏季時鑽入地表深處「冬眠」,而在清晨與深夜時再探出地表覓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陳俊宏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Laevicaulis alte (Férussac, 1821) 上次更新:2019-12-05
其他來源內容
體長約5~8公分,寬3公分。皺足蛞蝓體色從褐色到深褐色,甚至近黑色。有些個體具有一條淺色的中線,有的則沒有。本種體型厚實,與一般蛞蝓平軟的感覺不同,極易辨識。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李政締 來源學名:Laevicaulis alte (Férussac, 1821) 上次更新:2015-04-13
體長 : 可達80mm 以上
身體裸露、柔軟而無外殼,背腹扁平,呈扁圓筒形,具有革質、多黏液的外套膜覆蓋全身。活動時體長可達80mm 以上。體表黑褐色,有無數小顆粒突起,背部中央有一條細黃褐色條紋,體兩側有無數細小黃褐色斑點。足部為淡黃色,具有3 條縱溝,其中部分區有無數橫的縱褶,具有觸角2 對,眼睛位於大觸角上方。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謝伯娟、吳書平、蔡奇立 資料提供:臺灣蝸牛圖鑑(三版) 來源學名:Laevicaulis alte (Férussac, 1821) 上次更新:2014-12-22

分布

台灣全島都可以發現本種,連都市中花園與建築物也能看到其爬行時在地面留下大量的黏液,因此我們可以從地面殘留的乾燥黏液發現皺足蛞蝓的存在。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李政締 來源學名:Laevicaulis alte (Férussac, 1821) 上次更新:2015-04-13
其他來源內容
東南亞地區,如日本、中國、印度、印尼與臺灣全島等。台灣調查記錄 : 臺北,臺東、蘭嶼,花蓮,宜蘭,屏東縣來義、好茶瑪家、恆春半島內文地區、滿州鄉,東沙島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謝伯娟、吳書平、蔡奇立 資料提供:臺灣蝸牛圖鑑(三版) 來源學名:Laevicaulis alte (Férussac, 1821) 上次更新:2014-12-22

棲地

分布於台灣全島中海拔以下平原、丘陵。台北,台東、蘭嶼,花蓮,宜蘭,屏東縣來義、好茶瑪家、恆春半島內文地區、滿州鄉,東沙島等皆有調查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陳俊宏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Laevicaulis alte (Férussac, 1821) 上次更新:2019-12-05
其他來源內容
台灣全島都可以發現本種,連都市中花園與建築物也能看到其爬行時在地面留下大量的黏液,因此我們可以從地面殘留的乾燥黏液發現皺足蛞蝓的存在。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李政締 來源學名:Laevicaulis alte (Férussac, 1821) 上次更新:2015-04-13
除一般潮溼森林外,也棲息於較乾燥環境,並可適應人為墾殖環境,如農田、苗圃或花園。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謝伯娟、吳書平、蔡奇立 資料提供:臺灣蝸牛圖鑑(三版) 來源學名:Laevicaulis alte (Férussac, 1821) 上次更新:2014-12-22

管理

防治措施:

1. 手動補抓,當害蟲種群低的時候,或當土地被專植用玉米時;”垃圾陷阱”是可以用來捕捉夜行性害蟲,且具成本效益,無污染。技術的靈感來自於農民在El Parafso部門。他們在早秋時,削砍玉米在地面上的莖幹,用線圈延伸在農田中選定的捕抓點,並讓砍下的乾掉的莖幹直立成堆的倚靠在線圈上。把豆類種植在開放空間的玉米株上,而不是在乾掉的玉米列中。研究人員根據這樣的現象研發了”垃圾陷阱”:在春天,蛞蝓族群數量少的時候,把垃圾土堆堆疊(切割雜草和老玉米秸)堆放在農場固定間距距離的點上。接著,每隔幾天,就用鋒利的棍子或砍刀翻動這些垃圾堆,並且砍除在垃圾對內的蛞蝓。這樣的防治方式是很好得方式,只需要勞力,就有效果並且不需要購買設備,是一種符合社會環保經濟性的防治方式。

2. 使用阿特拉津除草劑(atrazine)來除去褐皺足蛞蝓只要食用的雜草

3. 使用陷阱和特製毒餌。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陳俊宏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Laevicaulis alte (Férussac, 1821) 上次更新:2019-12-05

風險

入侵後果:農業, 經濟, 人類健康

入侵性:具入侵性

入侵機制:疾病傳染, 草食作用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陳俊宏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Laevicaulis alte (Férussac, 1821) 上次更新:2019-12-05

備註

Pondicherry, India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謝伯娟、吳書平、蔡奇立 資料提供:臺灣蝸牛圖鑑(三版) 來源學名:Laevicaulis alte (Férussac, 1821) 上次更新:201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