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香港稱雜斑海兔,英名Eyed sea hare, Spotted sea hare。身體長約 5至15公分,螺殼已經退化,腹足後三分之一是吸盤,體軀柔軟,觸角前後2對,看起來像小兔子。體色變異大,呈乳白色、黃色、棕色、紅褐色、黃褐色至黑褐色,有淡色的細點不規則的散佈全身,形成不規則的雲斑,很像馬尾藻的顏色,是一種很好的保護色,有些個體有許多細小的黑褐色眼斑,因以得名。
春季在臺灣各地湧浪較大的岩礁海岸潮間帶至淺海中經常可見。其生活史以一年為週期,在每年秋天成體隨著其主要食物石蓴科的大型綠藻開始出現,隔年的1至2月族群數目到達最高峰,然後族群數量逐漸下降,5月以後成體在產卵後逐漸死亡。會被颱風巨浪沖到岸邊,受刺激後會在水層中游泳。以海藻和海草為食,受刺激時會分泌出有毒的紫色體液,不宜食用。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 陳育賢 上次更新 201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