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殼堅固,殼瓣左右相等;兩側不等,殼頂的喙位於前半部份;外型略呈橢圓形。韌帶內嵌,不凸出殼面,寬厚棕色的橢圓拱形身體幾乎延伸到後部邊緣的一半。小月面呈長心形,儘管不特別明顯,但殼面有清晰可見的淺色和深色細密的放射肋。盾面縮小至僅與韌帶後部邊緣相接。放射肋紋和同心生長紋,後者在貝殼的前部和後部變得特別突出,在殻面上構成明顯十字交叉的布紋狀。生長期明顯。左右兩殼各具3枚主齒。左殼中心齒及右殼中心齒和後齒分叉。無側齒,外套竇雖未超過貝殼中部,但是也相對較深,在其下足和外套線之間形成楔形空間。邊緣平滑,顏色和花紋差異很大,有白色、黃色或淺褐色,有時帶有放射線、條紋、大斑點或深褐色鋸齒花紋,較光滑;殼內側光滑,為白色,略呈橙色,有時殼頂下部多為紫色。一般殼長可達4公分。

菲律賓簾蛤是西太平洋亞熱帶到低寒溫帶的品種,並分布在歐洲的溫帶地區。野生種群在菲律賓、中國南海和東海、黃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以及南千島群島周圍。他的養殖最早始於這些地區通過採集野生蛤苗所進行的傳統捕撈活動。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邱郁文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Ruditapes philippinarum (Adams & Reeve, 1850) 上次更新:2019-12-05
其他來源內容
中國大陸名菲律賓蛤仔,又稱海瓜子蛤、山水簾蛤,閩南語俗稱海瓜子、薄殼仔,英名Manila clam, Japanese littleneck clam, Steamer clam, Japanese cockle, Japanese carpet shell。貝殼堅硬,呈略圓的三角形,長約3至7公分,表面具有細的放射肋、輪脈,以及白色、黃色、棕色、灰色、黑色和褐色等多變化的花紋,形成很好的保護色。殼內面光滑,後緣具有深紫色的斑紋。前端的出入水管較短且大多癒合,僅前端分離,身體的組織,尤其是足部呈橘色。
可容忍的水溫範圍為0至23°C,鹽度可低至海水的三分之一,且可忍受高汙染的環境。因棲住在潮間帶的上部,所以不太受玉螺Polinices lewisii的獵食,其他天敵還有蚵螺、螃蟹、蝠魟、比目魚、鱘魚、鷸、環嘴鷗和浣熊等。繁殖期在夏季,幼貝生長到1至2公分時達到性成熟,壽命約7至10年,最長可達14年。可能含有紅潮的毒素。殼內可能有共生的豆蟹Pinnixa faba 或 P. littoralis。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Ruditapes philippinarum (Adams & Reeve, 1850) 上次更新:2014-01-11

分布

本種原產於菲律賓、中國大陸沿海、香港、臺灣、南韓、日本、西伯利亞南方等熱帶至冷溫帶地區,在1936年被引進到加拿大的卑詩省和美國的華盛頓州至加州中部,也引進到歐洲的英國、法國、西班牙、地中海等地區。臺灣分佈於北海岸、東北角、屏東縣恆春半島、西部、桃園、新竹、苗栗、台中縣大甲以北、澎湖、金門、馬祖等地,經常可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Ruditapes philippinarum (Adams & Reeve, 1850) 上次更新:2014-01-11

外觀相似性

近似種小眼花簾蛤 (小海瓜子蛤) Ruditapes variegata的雕刻比較弱一點。 本種與歐洲的Venerupis decussata形狀和大小相近,惟其足部呈白色且出入水管的前端分離可資區別。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Ruditapes philippinarum (Adams & Reeve, 1850) 上次更新:2014-01-11

棲地

本種的學名根據WoRMS和EOL網站應改為Venerupis philippinarum (A. Adams & Reeve, 1850)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Ruditapes philippinarum (Adams & Reeve, 1850) 上次更新:2014-01-11

效益(利用)

本種為高價的海鮮之一,因肉味鮮美而被採集過度,近年來數量已有減少的趨勢。1990年後有逐年增加的人工養殖,至2013年全世界的年產量約有400萬噸,成為主要的養殖海產。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Ruditapes philippinarum (Adams & Reeve, 1850) 上次更新:2014-01-11

風險

入侵性:具入侵性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邱郁文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Ruditapes philippinarum (Adams & Reeve, 1850) 上次更新:2019-12-05

引進途徑

引進媒介:人為引進

引進時間:暫無資料

引進方式:有意引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邱郁文 資料提供:台灣外來入侵種資料庫 來源學名:Ruditapes philippinarum (Adams & Reeve, 1850) 上次更新:2019-12-05

備註

本種的學名根據WoRMS和EOL網站應改為Venerupis philippinarum (A. Adams & Reeve, 1850)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育賢 資料提供:陳育賢 來源學名:Ruditapes philippinarum (Adams & Reeve, 1850) 上次更新:2014-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