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殼體爲半圓形,背緣圓而隆起,腹、緣稍微突出,前後緣對稱,但後緣的腹側有一個小咀狀突出。殼表鼓脹除刻有疏稀的篩孔外,光滑。殼體爲圓形,膨脹。背緣與前、後兩緣合併成爲一個均衡的大圓弧,前、 後緣分割不清。腹緣爲船底形,中央突出,前、後兩端翹起,後下緣有一個小咀形的尾板,尾板底下平滑。殼表粗糙,刻有疏稀的篩孔。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胡忠恆、陶錫珍 資料提供:臺灣及其臨近沿海介形蟲動物誌 來源學名:Uroleberis hsiaokan Hu et Tao 上次更新:2013-11-01

分布

澎湖縣七美嶼與東嶼坪砂岩(晚上新世)。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胡忠恆、陶錫珍 資料提供:臺灣及其臨近沿海介形蟲動物誌 來源學名:Uroleberis hsiaokan Hu et Tao 上次更新:2013-11-01

鑑別型特徵敘述

本種的形態與 Uroleberis parenensis Apstolesca (Treatise, Q344)比較,前緣爲大圓弧形,背緣爲大圓弧形,無特別裝飾。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胡忠恆、陶錫珍 資料提供:臺灣及其臨近沿海介形蟲動物誌 來源學名:Uroleberis hsiaokan Hu et Tao 上次更新:201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