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殼體爲害形,前端大於後端,殼脹。前緣爲圓弧形,後緣做錐形突出,殼表光滑,後端生有上下生有大小並列的山嶺及丘陵形的突起。殼體爲魚形或橫臥的鈍錐形。背緣近於直伸,腹緣爲腳掌形,前緣爲正常的圓弧形,後緣爲三角形的尾板低下,扁平。殼表光滑,後端生有一山嶺及圓丘形的突起。整個殼體周緣無顯著的緣稜及內緣溝。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胡忠恆、陶錫珍 資料提供:臺灣及其臨近沿海介形蟲動物誌 來源學名:Ambostracon yüjangi Hu et Tao 上次更新:2013-11-01

分布

嘉義縣石硦村石硦橋澐水溪層(上新世)嘉義縣石硦村石硦橋澐水溪層(上新世)嘉義縣中埔鄉五虎寮六重溪層(上新世)。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胡忠恆、陶錫珍 資料提供:臺灣及其臨近沿海介形蟲動物誌 來源學名:Ambostracon yüjangi Hu et Tao 上次更新:2013-11-01

鑑別型特徵敘述

本種形態可以與Ambostracon weiwei, n. sp.比較,但本種殼表缺少半同心 圓形皺紋及篩孔,其後背側無牛耳形突出,但有山稜及小圓丘,無顯著的臍壘。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胡忠恆、陶錫珍 資料提供:臺灣及其臨近沿海介形蟲動物誌 來源學名:Ambostracon yüjangi Hu et Tao 上次更新:201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