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殼體呈扁而長的平行四邊形,拱起,膨脹。背、腹兩緣近於平行。前、後兩緣近於平行,偏弧形,向背、腹兩側伸出。殼表的前、後兩端刻有三至四對的括弧形縱肋。一條縱溝出現於殼體中央子午線的前方。縱溝淺刻,各小針孔及橫肋伸其中。殼表的針孔淺刻,有些近於平滑。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胡忠恆、陶錫珍 資料提供:臺灣及其臨近沿海介形蟲動物誌 來源學名:Leptocythere ventriclivosa Chen 上次更新:2013-11-01

分布

嘉義縣石硦村石硦橋澐水溪層(上新世)苗栗縣通霄鎮頭窩村通宵層(晚上新世),苗栗龜山之通霄層。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胡忠恆、陶錫珍 資料提供:臺灣及其臨近沿海介形蟲動物誌 來源學名:Leptocythere ventriclivosa Chen 上次更新:2013-11-01

鑑別型特徵敘述

本種的形態與其他各種顯著不同,殼表的裝飾刻劃不顯著,前內緣面二條主要弧狀縱肋各分歧爲二條,故爲四條。後腹部的中央有一條縱列的缺刻。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胡忠恆、陶錫珍 資料提供:臺灣及其臨近沿海介形蟲動物誌 來源學名:Leptocythere ventriclivosa Chen 上次更新:201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