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雌蟲製片後體長1.2-1.6 mm。褐色,身體各處多有紅色素,腹部第3-8節前緣脊深褐色。觸角褐色,只有第3節端部1/3淡,第4、5節最基部一小圈淡。翅褐色,基部稍淡。前腿節及脛節黃褐,中、後腿節及脛節深褐,脛節端部淡黃,跗節淡黃。 頭長於寬,眼後略縮陷,頰微拱,頰長與眼長約相等。眼後有橫紋。單眼間毛甚長,位在單眼三角區內兩後單眼前緣連線上。觸角8節,第3、4節具叉狀感覺錐。 後胸背板中央有1對感覺孔;中胸有內叉骨刺,後胸無。前翅上脈毛基部8-9支,中央1支,端部2支,下脈毛10-13支。 腹部第8背板兩側之氣孔前方有數支微毛,後緣梳毛長而完整;第9背板感覺孔2對;第10背板部分縱裂。腹板無附毛。 雄蟲長1.5 mm,體色形狀與雌蟲相似,觸角第3節淡褐色,其餘各節褐色。腹部第3-7腹板具明顯亞鈴形腺室;第9背板中央1對長毛,後方之亞中對毛很短,略成矛狀,只有中對毛之1/10。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清玲 資料提供:台灣薊馬生態與種類 來源學名:Taeniothrips eucharii (Whetzel, 1923) 上次更新:2013-11-04

分布

台灣、中國大陸、日本、韓國、 夏威夷、百慕達。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清玲 資料提供:台灣薊馬生態與種類 來源學名:Taeniothrips eucharii (Whetzel, 1923) 上次更新:2013-11-04

取食策略

蠟菊(Helichrysum bracteatum)、豆(bean)、野芝麻(Lamium albrum),石蠶(Teucrum sp.)、蠶豆科(Fabaceae)、萬年青(Rohdea japonica)、秘魯百合(Hymenocallis declinata)、文殊蘭(Crinum asiaticum)、孤挺花(Amaryllis equestre)、小蒼蘭(Freesia x hybrida)、香石竹(Dianthus sp.)、石蒜(Lycoris radiata)、水仙(Narcissus tazetta)、百合(Lilium sp.)、石竹(Dianthus chinensis)、木槿(Hibiscus syriaeus)、金魚草(Antirrhinum majus)。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王清玲 資料提供:台灣薊馬生態與種類 來源學名:Taeniothrips eucharii (Whetzel, 1923) 上次更新:201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