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一般體色為黑色,前翅黑色或黑褐色,前翅基部具有兩塊明顯的黃色斑塊,成蟲體長為20至27公厘,雌蟲稍小於雄蟲,
雄蟲會於夏秋季夜晚鳴叫,鳴叫聲為一連串的喞聲,大聲且宏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廖一璋 資料提供:廖一璋 來源學名:Gryllus bimaculatus de Geer, 1773 上次更新:2014-11-12

分布

台灣地區分布於平地及低、中海拔山區,棲息於草地、農田等環境,可於夜晚路燈附近看見趨光個體。全球分布 : 世界廣泛分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廖一璋 資料提供:廖一璋 來源學名:Gryllus bimaculatus de Geer, 1773 上次更新:2014-11-12

效益(利用)

在台灣受歡迎的民俗娛樂「鬥蟋蟀」即是使用此物種好鬥的本性;水族店也常以此物種為飼料,可用於飼養大型魚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廖一璋 資料提供:廖一璋 來源學名:Gryllus bimaculatus de Geer, 1773 上次更新:201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