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ias albina semperi Moore, 1905

Appias albina semperi Moore, 1905 尖粉蝶
Appias albina semperi Moore, 1905 尖粉蝶
Appias albina semperi Moore, 1905 尖粉蝶
Appias albina semperi Moore, 1905 尖粉蝶

綜合描述

雄蝶:頭具毛,白色混褐色。觸角黑褐色,具白色橫帶。口器黑褐色。下唇鬚前伸,白色混褐色,腹面具毛。胸部背面褐色覆有鉛白色毛,腹面白色帶有黃色調。腹部黑褐色,覆有白色鱗片,前翅三角形,邊緣筆直,先端尖。翅背面底色白色,略帶光澤,前翅先端周圍具黑邊。翅腹面在後翅及靠外部帶有黃色調。雌蝶:前翅先端不尖銳,翅邊緣具黑色斑紋,翅腹面也具有一些黑褐色斑紋,翅底色白色或黃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黃嘉龍、梁家源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Appias albina semperi 上次更新:2023-04-04
其他來源內容
中型粉蝶,雌雄二型性及雌蝶多型性明顯。軀體背面黑褐色,覆白色毛及鱗片; 腹面白色。雄蝶翅背面白色,前翅前緣及翅頂有黑褐色細邊,從翅基沿前緣有少許黑褐色鱗散佈。翅腹面白色。交尾器囊形突與第八腹節腹板間的膜上生有一對黑褐色長毛束(毛筆器)。雌蝶翅背面底色白色或黃色,前翅外側有黑褐色紋,內有白色或黃色曲紋列; 後翅外側也有一列黑褐色紋,常合成一斑帶。翅腹面於前翅有一明顯黑褐色寬條; 後翅白色或黃色,外側有時有黑褐色斑紋。雌蝶多型性與季節變分顯著,有翅色全白的白色型、翅色全黃的黃色型,以及除了後翅腹面大部份呈黃色以外,其餘部份呈白色的雙色型。低溫期個體黑褐色斑紋減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Appias albina semperi (Moore) 上次更新:2014-12-08

分布

臺灣分布:亞種 ssp. semperi 主要見於臺灣本島南部低地,包括綠島和蘭嶼。亞種 ssp. darada 近年曾出現在金門地區,是否已為長駐族群尚待觀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黃嘉龍、梁家源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Appias albina semperi 上次更新:2023-04-04

形態學

雄交尾器:背兜長。鉤突略下彎長喙狀。基腹弧纖細彎曲。囊突短、球狀。抱器葉狀,向尾端突出,末端圓鈍。陽莖修長、纖細。陽莖器近基部強彎曲。陽莖基腹面具明顯龍骨狀構造。陽基軛片小、鉗狀。囊突與第8腹節間膜質部份具一對黑褐色及淺褐色毛形成之毛束。 雌交尾器:交尾囊卵狀。交尾囊管膜質,向尾端漸縮,後端具骨化環。交尾孔板形成圓頂狀袋。花壁為高度骨化橫帶,具短刺。肛突密生毛。後內骨突短、纖細。前內骨突粗而呈指狀。 變異:本種具明顯雌雄二型性,且季節變異顯著。雨季時,雄蝶翅黑色鱗少,僅前翅近先端呈黑褐色,雌蝶翅則底色白色或黃色,有時背、腹面不同色,黑色斑紋隨季節變化,黑褐色鱗在雨季較為明顯。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黃嘉龍、梁家源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Appias albina semperi 上次更新:2023-04-04

尺寸

成蝶前翅長20-31 m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黃嘉龍、梁家源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Appias albina semperi 上次更新:2023-04-04

鑑別型特徵敘述

臺灣地區有兩亞種:ssp. semperi 見於本島與鄰近島嶼,ssp. darada 曾於金門地區發現。後者翅腹面色調較暗而泛橙黃色,前者則色調淺,僅略帶淺黃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黃嘉龍、梁家源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Appias albina semperi 上次更新:2023-04-04

棲地

原本主要棲息在海岸林,但近年因幼蟲寄主鐵色栽種較多,使其分布有擴大的傾向。一年多代。成蝶常於海岸邊的樹林邊緣及樹冠上快速飛翔,好訪花,雄蝶常聚集濕地吸水。幼蟲取食大戟科之鐵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Appias albina semperi (Moore) 上次更新:2014-12-08

關係

幼蟲寄主植物:大戟科鐵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黃嘉龍、梁家源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Appias albina semperi 上次更新:2023-04-04

週期

一年多世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黃嘉龍、梁家源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Appias albina semperi 上次更新:2023-04-04

趨勢

本種過去在臺灣的族群密度通常很低,但近年來,其寄主植物鐵色 (Drypetes littoralis) 廣泛栽植用於園藝,造成間歇性族群擴張。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黃嘉龍、梁家源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Appias albina semperi 上次更新:202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