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本種前翅長約 28mm;觸角絲狀,雄蟲者稍粗;頭胸部與前翅棕色,前中線暗褐色波曲狀,後中線暗褐色,中段向外稍微突出,亞外緣線黃褐色,微鋸齒狀;後翅前緣段暗褐色,其餘暖紅色,端室斑褐色,腹部灰褐色。外觀近似北台雜夜蛾,然該種體型較小(展翅長約54mm),前翅色調稍淡而均一,後翅無紅色區塊;本種分布普遍較高,主要棲息於1000公尺以上,後者棲息於低中海拔。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吳士緯 資料提供:吳士緯 來源學名:Amphipyra surnia 上次更新:2017-03-27

分布

已知分布範圍為日本、韓國、臺灣與中國大陸(Eda, 2011)。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吳士緯 資料提供:吳士緯 來源學名:Amphipyra surnia 上次更新:2017-03-27

棲地

棲息於中北部低中海拔750-2650 公尺之原始林帶。成蟲偶發生於 5 月至 11 月,其年世代數仍待釐清。棲息於歐亞區系較為溫帶之 pyramidea 種群物種通常為一年一世代,初夏羽化之成蟲會躲藏越過整個夏天;臺灣產 A. surnia 族群之生活史有待進一步釐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吳士緯 資料提供:吳士緯 來源學名:Amphipyra surnia 上次更新:2017-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