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ades pandava peripatria Hsu, 1989

Chilades pandava peripatria Hsu, 1989 蘇鐵綺灰蝶
Chilades pandava peripatria Hsu, 1989 蘇鐵綺灰蝶
Chilades pandava peripatria Hsu, 1989 蘇鐵綺灰蝶
Chilades pandava peripatria Hsu, 1989 蘇鐵綺灰蝶
蘇鐵綺灰蝶
黑背蘇鐵小灰蝶,黑斑蘇鐵小灰蝶,曲紋紫灰蝶,東陞蘇鐵小灰蝶
 iNaturalist

綜合描述

具雌雄二型性。雄蝶:頭被毛、褐色、中央具白色條紋。觸角黑褐色、有白環。口器褐色。下唇鬚被毛、前伸、白色但末端褐色;第三節細。複眼疏被毛。胸部及腹部背面黑褐色、腹面白色。足白色,有褐色條紋及帶紋;前足跗節癒合,末端下彎、尖銳。前翅三角形,外緣略突出。後翅圓形,CuA2脈末端具絲狀短尾突。翅背面呈帶金屬光澤之紫色,有黑褐色邊,後翅外緣有一列深色斑點,於CuA1室者黑色、明顯。翅腹面底色淺黃褐色,有一列鑲白邊之黑褐色斑點、於前緣者黑色;後翅亞基部有二至三枚黑色斑點;亞外緣帶紋由內側深色弦月紋及一列外側深色斑點組成、均鑲白緣;後翅CuA1及CuA2室末端有橙色紋及帶金屬光澤綠色鱗之黑色斑點。緣毛白色。雌蝶:形態特徵與雄蝶相似,但前足跗節不癒合、翅背面藍色紋見於內側、後翅外緣有一列白色弦月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Chilades pandava peripatria 上次更新:2023-04-04
其他來源內容
小型灰蝶。有雌雄二型性。軀體背側暗褐色,腹側白色。前翅外緣弧形。後翅圓,CuA2脈末端有一尾突。雄蝶翅背面紫色,前翅外緣有細黑邊。後翅前緣有黑邊,沿外緣有一列黑褐色斑點,CuA2室斑點色彩最深;雌蝶翅面黑褐色部份寬闊,有藍色紋,後翅亞外緣有白色圈紋列,其內側有一列白紋。翅腹面底色灰白色,前、後翅中央有兩側鑲白線之淺褐色帶紋列,中室端也有類似短條,後翅Rs室紋黑色。後翅翅基有數枚黑色小斑點。前、後翅亞外緣有暗色紋及重白線組成之帶紋。CuA1室及CuA2室有黑斑、橙黃或橙紅色弦月紋。緣毛白色及褐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Chilades pandava peripatria 上次更新:2014-12-08

分布

世界分布:原本分布於東洋區(Eliot, 1992),現已入侵許多其他地區(Wu et al., 2010)。 臺灣分布:原產於臺東之蘇鐵原生棲地,現已分布於全島。分布於臺灣之族群屬於亞種ssp. peripatria,而分布於金門之族群則屬於承名亞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Chilades pandava peripatria 上次更新:2023-04-04
其他來源內容
現今於臺灣地區分布臺灣本島平地、低海拔地區。澎湖、蘭嶼、綠島、彭佳嶼、金門、馬祖也有記錄,但是部份離島發現之個體可能屬於指名亞種。臺灣以外原本僅分布於東洋區各地區,但近年已侵入非洲區、舊北區東部及太平洋西部許多地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Chilades pandava peripatria 上次更新:2014-12-08

形態學

雄交尾器:背兜窄,兩側突出,後緣凹陷。背兜側突形成長刺突,末端鈍。顎形突基部彎曲,長刺狀,延伸超出背兜側突,末端鉤狀。基腹弧側面寬闊,彎曲。抱器寬闊、延長,背側凸,抱握鋏外側後端有膜質區;抱器背+抱器內突細長、帶狀,末端延伸成下彎之指狀突起;抱握鋏寬瓣狀;抱器腹粗厚。陽基軛V字形。陽莖器短於陽莖基,陽莖器上彎,近末端處骨化。陽莖器末端腹側具刺狀突起,背側有寬骨帶,其端部有針狀突起。 雌交尾器:交尾囊卵形。花壁一對,位於交尾囊對應位置,形成內陷、生有小刺之小圓骨。交尾囊管修長、膜質。交尾孔前板形成圓錐狀長骨;交尾孔後板形成一對側骨化。前內骨突短、扁平、瓣狀。後內骨突長度較肛突長,略彎曲。肛突前半部高度骨化,後半部輕度骨化,向後漸窄,有毛。 變異:乾季/低溫型個體翅背面藍色斑紋面積較大,亞外緣白色帶紋較寬。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Chilades pandava peripatria 上次更新:2023-04-04

尺寸

成蝶前翅長10-16 m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Chilades pandava peripatria 上次更新:2023-04-04

棲地

棲息在有其幼蟲寄主植物生長或栽植的場所,包括人口稠密的都市。一年多代。飛行活潑敏捷。成蝶好訪花。幼蟲取食蘇鐵蘇鐵屬植物新芽、幼葉等柔軟組織。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Chilades pandava peripatria 上次更新:2014-12-08

關係

寄主植物:蘇鐵科之臺東蘇鐵及蘇鐵。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Chilades pandava peripatria 上次更新:2023-04-04

週期

本種為一年多世代物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Chilades pandava peripatria 上次更新:2023-04-04

風險

本種被認為是蘇鐵之主要害蟲之一,並經由自然或人為途徑入侵許多地區(Wu et al., 2010)。本種在臺灣於1990年代以前原為稀有種,而後快速擴散而成為常見害蟲,可能涉及蘇鐵科園藝植物之擴大利用。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Chilades pandava peripatria 上次更新:202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