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ntica swinhoei (Moore, 1883)

Parantica swinhoei (Moore, 1883) 斯氏絹斑蝶
Parantica swinhoei (Moore, 1883) 斯氏絹斑蝶
Parantica swinhoei (Moore, 1883) 斯氏絹斑蝶
Parantica swinhoei (Moore, 1883) 斯氏絹斑蝶
斯氏絹斑蝶
台灣淡青斑蝶,台灣青斑蝶,暗色透翅斑蝶,臺灣淡青斑蝶,透翅斑蝶,黑絹斑蝶,臺灣青斑蝶,小青斑蝶
 iNaturalist

綜合描述

雌雄二型性不顯著。雄蝶:頭黑褐色,有白點。觸角黑褐色。口器黑褐色。下唇鬚前伸、黑褐色,基部及腹面有白斑,側面有小斑點。胸部黑褐色,背面中央有白色細帶紋,腹面有白色斑點;頸板黑褐色,前側及後側各具一白色斑點。足黑褐色,有白色斑紋,前足跗節癒合、匕狀、被毛。腹部黃褐色,腹面有白色細橫帶紋。前翅三角形,前略凸出、翅頂鈍、外緣前半部凸出、後緣直。後翅扇形。翅背面黑褐色,外側有藍白色半透明斑點,內側則有條紋;前翅中室填滿被半透明紋、CuA2室有透明帶紋,帶紋中央有黑褐色細橫紋;後翅外側有特化鱗組成之黑褐色性標。翅腹面斑紋與背面相似,但底色較淺且泛紅色色調、半透明斑紋較大、性標黑色,並於翅脈處散佈白色鱗。緣毛黑白相間。雌蝶:形態特徵與雄蝶相似,但不具性標,前足跗節分節、具爪。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沈宗諭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arantica swinhoei 上次更新:2023-04-04
其他來源內容
中型斑蝶。軀體頭、胸、足黑褐色,有白色斑點與線紋。腹部背側紅褐色或黃褐色,腹側黃褐色有白環。前翅翅端常向外突出。前翅背面底色黑褐色,後翅背面底色暗褐色。翅面有半透明淡青白色斑紋、具光澤,前翅翅基斑塊大型,外側斑紋較小,沿外緣只有小斑點,CuA2室之青白色斑紋內常有一模糊褐色暗細線;後翅內側有半透明淡青白色斑紋,外側有較小斑紋及小斑點。翅腹面斑紋似背面,前翅翅端及後翅底色呈色調較淺的紅褐色,後翅沿外緣有兩列灰白色小斑點,雄蝶後翅臀區有明顯黑色性標。緣毛黑白相間。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Parantica swinhoei (Moore) 上次更新:2015-11-24

分布

世界分布:印度東北部、中南半島、華南及臺灣。

臺灣分布:分布於本島低至中海拔地區,部分離島亦有記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沈宗諭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arantica swinhoei 上次更新:2023-04-04
其他來源內容
臺灣本島全島低、中海拔地區。綠島、龜山島、基隆嶼、馬祖也曾有發現。臺灣以外見於中國大陸南部、中南半島等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Parantica swinhoei (Moore) 上次更新:2015-11-24

形態學

雄交尾器:背兜狹窄。背兜側突囊狀、細長、有毛。囊突桿狀,末端鈍。基腹弧狹窄。抱器斧狀,後緣截狀,密被長剛毛,腹緣內側具棕色刺突。陽基軛片小型、V字形。陽莖粗壯,末端下彎。陽莖器長度約與陽莖基等長。角狀器為一束棘刺。氣味刷為一對長袋,內有細長毛筆器。

雌交尾器:交尾囊球狀,有附囊,近交尾囊管處有細刺。花壁為具刺骨斑,位於交尾囊內側。交尾囊管前部膜質、短,管狀,後部長、骨化,後端膨大。交尾囊孔板穹頂狀,具一對骨化褶,交尾囊孔大型。前內骨突消失。後內骨突細長、彎曲。肛突卵圓形,密生剛毛,基部骨化。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沈宗諭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arantica swinhoei 上次更新:2023-04-04

尺寸

成蝶前翅長40-48 m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沈宗諭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arantica swinhoei 上次更新:2023-04-04

棲地

主要棲息在海岸林、常綠闊葉林。一年多代。飛行緩慢,喜訪花。幼蟲取食絨毛芙蓉蘭等夾竹桃科(蘿藦科)植物。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Parantica swinhoei (Moore) 上次更新:2015-11-24

關係

寄主植物:夾竹桃科之絨毛芙蓉蘭及鷗蔓。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沈宗諭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arantica swinhoei 上次更新:2023-04-04

週期

本種是一年多代物種,全年皆可見成蝶活動。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沈宗諭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arantica swinhoei 上次更新:2023-04-04

系統分類學或親緣關係學

本種原被視為黑絹蛺蝶Parantica melaneus (Cramer, [1775])的亞種,Koiwaya & Nishimura (1997)指出兩者不同種,且分布上部分重疊。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沈宗諭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arantica swinhoei 上次更新:202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