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無雌雄二型性。雄蝶:頭褐色,綴有白點。觸角黑褐色,有稜脊。複眼裸露。口器褐色。下唇鬚前伸、黑褐色,側面有白色條紋。胸部背面黑褐色、腹面赭褐色。足褐色,基部有白色條紋;前足黑褐色,有白色條紋、被毛、跗節減退、刺狀。腹部背面黑褐色、腹面乳白色,中央有褐色帶紋。前翅近三角形,前緣凸、外緣及後緣直線狀、翅頂鈍。後翅扇形,外緣略呈波狀。翅背面底色黑褐色,內側有鮮明乳白色條紋、外側則有乳色斑點;前翅中室內有乳白色小斑紋;後翅中室內有鮮明乳白色長斑。翅腹面底色赭褐色,斑紋與背面相似,但後翅乳白色帶紋較小型。緣毛白色。雌蝶:形態特徵與雄蝶相似,但前足疏被毛、跗節分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沈宗諭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enthema formosanum 上次更新:2022-11-11
其他來源內容
大型眼蝶。軀體背側黑褐色,腹側褐色,腹部兩側有白條。前翅直角三角形,翅頂弧形。後翅卵形,外緣波狀。翅背面底色黑褐色,有黃白色條紋及斑點。前翅中室內有黃白色斑點,後翅中室常填滿黃白斑。各翅室常有黃白色條及斑點。翅腹面底色大部份棕色,前翅斑紋常與翅背面類似,後翅常斑紋減退。緣毛黑白相間。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Penthema formosanum (Rothschild) 上次更新:2015-11-24

分布

世界分布:臺灣特有種。

臺灣分布:本島低至中海拔地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沈宗諭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enthema formosanum 上次更新:2022-11-11
其他來源內容
特有種。分布於臺灣本島低、中海拔地區。馬祖及華南地區之記錄存疑。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Penthema formosanum (Rothschild) 上次更新:2015-11-24

形態學

雄交尾器:背兜寬,前緣截狀。鈎突細長,向下彎曲,向後漸細,末端鈍。顎形突短,呈刃狀,基部寬大。囊突甚短,基部寬。基腹弧略彎曲。抱器修長,向後略窄,略上彎,端部有細小棘刺,末端尖刺狀。陽基顎片輕度骨化,板狀,背側內凹。陽莖修長,挺直。陽莖器長度約略與陽莖基等長,末端截狀。

雌交尾器:交尾囊球狀。花壁為一對明顯具刺之細長骨帶。交尾囊管短於交尾囊,粗長,前端膨大。交尾囊孔板之前陰片形成有內褶之骨化穹頂;後陰片形成橫向骨帶。肛突輕度骨化,後緣具剛毛。

變異:翅面白紋多變,有時部分減退、消失。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沈宗諭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enthema formosanum 上次更新:2022-11-11

尺寸

成蝶前翅長44-54 m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沈宗諭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enthema formosanum 上次更新:2022-11-11

棲地

棲息在常綠闊葉林、竹林,多出現在有遮蔭的場所。一年多代。成蝶飛翔緩慢,好食樹液、腐果,也會吸水。幼蟲取食各種竹類植物葉片。冬季以幼蟲態過冬。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Penthema formosanum (Rothschild) 上次更新:2015-11-24

關係

寄主植物:多種禾本科之竹類植物,包括綠竹、蓬萊竹、佛竹、刺竹、孟宗竹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沈宗諭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enthema formosanum 上次更新:2022-11-11

週期

本種為一年多代物種,成蝶除冬季外均可見,冬季以幼蟲態休眠越冬。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沈宗諭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enthema formosanum 上次更新:2022-11-11

系統分類學或親緣關係學

本種一般被視為臺灣特有種。Lee & Wang (1995)及Chou (1994)分別提及本種亦分布於馬祖及福建之記錄。然而,近期之調查皆未能於該等地區發現本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沈宗諭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enthema formosanum 上次更新:202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