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展翅長38-50mm,前翅長 19-25mm;頭部、體軀灰白色參黑色鱗,頸片紅棕色;前翅底色紅棕色,頂角突出,翅面寬,外緣略外彎;前中線與後中線鋸齒狀,兩線間參灰白色密鱗;環紋參淡灰色鱗;腎紋明顯、白色呈葫蘆狀;後翅近基部2/3段鮮黃色,於近基部1/2段參棕色鱗,後段1/3暗棕色,至外緣呈白褐色;外緣紅棕色。近似黃后夜蛾(Trisulodes subflava),然而本種前翅明顯較淡,後者前翅黯色帶藍色調且後翅幾乎全為黃色調。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吳士緯 資料提供:吳士緯 來源學名:Euromoia subpulchra 上次更新:2017-03-27

分布

臺灣、日本對馬島、韓國與俄羅斯遠東地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吳士緯 資料提供:吳士緯 來源學名:Euromoia subpulchra 上次更新:2017-03-27

棲地

棲息於中海拔山區(1200-2200 m)之原生林帶,成蟲發生於4-6月,尚未有幼蟲寄主記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吳士緯 資料提供:吳士緯 來源學名:Euromoia subpulchra 上次更新:2017-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