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略具雌雄二型性。雄蝶:頭被毛,呈帶黃綠色調之褐色。觸角背面褐色,腹面褐色混白色鱗,於尖頂附近格外鮮明,尖頂裸露,呈鉤狀。口器褐色。下唇鬚直立,第1及第2節被毛:第3節黃白色雜褐色,呈棒狀。胸部及腹部背面褐色,腹面灰白色。足淡黃褐色。前翅呈三角形,外緣略突出。後翅扇形,臀區略呈葉狀突出。翅背面底色褐色,綴透明斑紋,近翅基處覆黃褐色毛。前翅中央M2、M3及CuA1室各有一斑點,排成一斜線,中室末端有兩斑點,有時減退,R3至R5室翅頂處附近各有一小斑點,R5室者外偏。CuA2室中央有灰色斜線性標。後翅通常無紋。翅腹面大部分覆橄欖綠色鱗,前翅腹面斑紋與背面相似,但性標位置由一片淡色鱗取代。R2至CuA1室及中室末端具小點。緣毛淺褐色。雌蝶:形態特徵與雄蝶相似,但翅幅較寬,斑紋較鮮明,前翅背面性標由CuA2室之兩黃白色斑點取代,後翅中央有時有白色小點列。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千葉秀幸、築山洋、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elopidas agna 上次更新:2021-10-01
其他來源內容
中小型弄蝶。軀體背側泛黃綠色之褐色,腹側灰白色。前翅翅頂尖;後翅近扇形,臀區突出。翅背面底色暗褐色。前翅中室端有兩枚小白點;M2、M3及Cu1室有一半透明小白斑,排列成一直線;雄蝶於Cu2室有一斜行線狀性標,雄蝶前翅中室端白斑點假想連結線向後不穿過線形性標,雌蝶有兩枚小黃白斑。R3至R5亦各有一半透明白色小斑點。後翅於雄蝶常無紋,於雌蝶常有數只小白點。翅腹面底色泛綠色之褐色,白色斑紋似翅背面,後翅中室有一白色斑點,外有一白色點列約略作弧形排列。後翅緣毛淺褐色,前翅緣毛暗褐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Pelopidas agna (Moore) 上次更新:2014-12-08

分布

世界分布:東洋區、澳洲區北部,日本八重山群島亦有分布(Tsukiyama et al., 1997)。 臺灣地區分布狀況:低至中海拔地區,包括離島。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千葉秀幸、築山洋、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elopidas agna 上次更新:2021-10-01
其他來源內容
在臺灣地區分布於臺灣本島平地至中海拔地區。離島龜山鄉、綠島、澎湖、馬祖也有記錄。臺灣以外見於東洋區及澳洲區之廣大地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Pelopidas agna (Moore) 上次更新:2014-12-08

形態學

雄交尾器:背兜向後漸窄,具一對疣突,具剛毛:鉤突臂狀。顎形突左右分離,角狀,具毛。囊突長,末端漸細。抱器寬闊:抱器腹粗:抱器背與抱器內突癒合,背緣頗直,末端邊緣圓弧形:抱握鋏明顯上彎,尾端漸尖,具微棘。陽莖直、修長,陽莖基長度較陽莖器長:陽莖基前端細:陽莖器尾端背側有深凹陷,末端壁上具刺棘:角狀器為兩只鋸狀小骨片和一具刺棘之長帶狀骨片。陽基軛片寬闊,背側有深凹陷。 雌交尾器:交尾囊卵圓形。交尾囊管骨化、管狀,向尾端擴大。交尾孔板複雜,兜帽狀。肛突矩形,具毛。後內骨突修長、纖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千葉秀幸、築山洋、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elopidas agna 上次更新:2021-10-01

尺寸

成蝶前翅長16-22 m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千葉秀幸、築山洋、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elopidas agna 上次更新:2021-10-01

鑑別型特徵敘述

本種常與同域分布之褐弄蝶混淆。兩種最可靠之區分方式為雄蝶前翅斑紋之差異,即中室兩斑之假想連結線在褐弄蝶會穿越性標,於尖翅褐弄蝶則不通過性標;鑑定雌蝶時,可將CuA2室兩斑之假想連結線取代性標,判別方法如同雄蝶情形。此外,本種前翅翅形有較長之傾向,於雄蝶尤其明顯。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千葉秀幸、築山洋、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elopidas agna 上次更新:2021-10-01

棲地

棲息在許多有禾草生長、氣候較溫暖的棲地,包括都市綠地與農地。一年多代。成蝶飛行活潑,有訪花習性。幼蟲取食多種禾本科植物,包括農作物。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Pelopidas agna (Moore) 上次更新:2014-12-08

關係

寄主植物:禾本科之多種禾草,包含稻、兩耳草、鴨姆草、印度鴨嘴草、舖地黍、大黍、稗、五節芒、芒、象草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千葉秀幸、築山洋、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elopidas agna 上次更新:2021-10-01

週期

本種是一年多代物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千葉秀幸、築山洋、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elopidas agna 上次更新:202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