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aenorrhinus kurosawai Shirôzu, 1960

Celaenorrhinus kurosawai Shirôzu, 1960 黑澤星弄蝶
Celaenorrhinus kurosawai Shirôzu, 1960 黑澤星弄蝶
黑澤星弄蝶
姬星弄蝶,黑澤小星挵蝶,姬小黃紋弄蝶,姬黃紋弄蝶
臺灣特有
 iNaturalist

綜合描述

雌雄二型性不顯著。雄蝶:頭部褐色。觸角尖頂明顯、褐色,呈鉤狀,亞尖頂位置有有小片白色鱗。口器褐色。下唇鬚前伸,第1及第2節被毛,腹面白色:第3節微小、褐色。胸部背面褐色,腹面覆黃白色及褐色毛。腹部褐色,鑲白色細環,於腹面較為鮮明。足褐色,覆白色鱗。前翅近三角形,外緣略突出,後緣近直線狀。後翅呈扇形。翅背面底色褐色,後翅近翅基處有褐色毛。前翅有透明斑紋:中室末端、M3及CuA1室內側各有一斑紋:CuA2室外側有兩小斑點:R3至R5室各有一小透明斑點排成一列:M1及M2室各有一小斑點。緣毛褐色,但CuA2室之外緣毛白色。後翅有模糊橙色小斑點:緣毛褐色嵌白色。第二性徵:後足脛有黃白色毛束,後胸具成對銀白色特化鱗塊,第2腹節腹面具一對線形發香袋開口。翅腹面斑紋與翅背面相似。雌蝶:形態特徵與雄蝶相似,惟缺乏第二性徵。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千葉秀幸、築山洋、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Celaenorrhinus kurosawai 上次更新:2023-04-04
其他來源內容
中小型弄蝶。觸角末端具鮮明白環。腹部背側褐色,時有不鮮明的黃色細環,腹側黃黑相間。翅面底色暗褐色。前翅中室端及Cu1室中央各有一白斑。M3室基部有一枚、Cu2室外端有兩枚較小白斑。M1、M2室中央各有一小白紋。翅頂附近有三枚排成一列的小白紋。Cu1室白斑前方時有黃色小紋。後翅有黃色斑紋,但常消退而模糊不清,緣毛黃黑相間。翅腹面斑紋色彩與背面相似,後翅黃紋較背面鮮明。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Celaenorrhinus kurosawai Shirôzu 上次更新:2014-12-08

分布

世界分布:本種為臺灣特有種。 臺灣地區分布狀況:分布於中海拔山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千葉秀幸、築山洋、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Celaenorrhinus kurosawai 上次更新:2023-04-04
其他來源內容
分布於臺灣本島中海拔地區,本種是臺灣特有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Celaenorrhinus kurosawai Shirôzu 上次更新:2014-12-08

形態學

雄交尾器:背兜末端膨大,鉤突間深凹陷,末端二分。顎形突寬帶狀,延伸變細而末端相連。囊突長、棒棍狀。抱器末端二分,鉗狀:抱握鋏上彎,抱器內突內彎。陽莖短、粗壯,陽莖基長度略短於陽莖器。角狀器為一對末端尖銳之骨片:前骨片細長,後骨片短,後端上彎。陽基軛片為狹窄U形骨片。 雌交尾器:交尾囊橢圓形,具大型附囊。花壁成一細長、線狀骨化帶,具細棘。交尾囊管高度骨化、彎曲,後端膜質。交尾孔骨化。交尾孔板寬闊、骨化,兩側形成翼狀瓣,後緣中央略凸起。肛突具毛。後內骨突細長、筆直。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千葉秀幸、築山洋、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Celaenorrhinus kurosawai 上次更新:2023-04-04

尺寸

成蝶前翅長17-19 m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千葉秀幸、築山洋、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Celaenorrhinus kurosawai 上次更新:2023-04-04

棲地

主要棲息在常綠闊葉森林。一年一代,成蝶於夏季在林床上、林緣活動,休息時翅平展。成蟲有訪花性。幼蟲取食爵床科馬蘭屬植物。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Celaenorrhinus kurosawai Shirôzu 上次更新:2014-12-08

關係

寄主植物:爵床科之臺灣馬蘭及蘭崁馬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千葉秀幸、築山洋、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Celaenorrhinus kurosawai 上次更新:2023-04-04

週期

本種為一年一世代物種,成蝶見於夏季。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千葉秀幸、築山洋、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Celaenorrhinus kurosawai 上次更新:2023-04-04

備註

雖然Shirôzu (1960)在命名、記述時並未說明本種種小名含意,但kurosawai應是獻名,表彰日本著名昆蟲學者黑澤良彥之貢獻。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千葉秀幸、築山洋、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Celaenorrhinus kurosawai 上次更新:202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