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hlodes niitakanus (Sonan, 1936)

Ochlodes niitakanus (Sonan, 1936) 臺灣赭弄蝶
Ochlodes niitakanus (Sonan, 1936) 臺灣赭弄蝶
Ochlodes niitakanus (Sonan, 1936) 臺灣赭弄蝶
Ochlodes niitakanus (Sonan, 1936) 臺灣赭弄蝶
臺灣赭弄蝶
台灣赭弄蝶,白斑赭弄蝶,赭挵蝶,玉山黃斑弄蝶
臺灣特有
 iNaturalist

綜合描述

雌雄二型性顯著。雄蝶:雄蝶:頭被毛,褐色。觸角背面褐色,腹面褐色,有橙色環:尖頂明顯,呈鉤狀。口器黑褐色。下唇鬚前伸,第1及第2節被毛,形成一隆起毛叢,黑褐色雜白色:第3節細小,呈褐色。胸部褐色。足褐色。腹部背面褐色,腹面灰白色。前翅呈三角形,前後緣直線狀,外緣略突出。後翅扇形。翅背面底色褐色,綴有透明及黃色斑紋,近翅基處覆有褐色毛。前翅M3及CuA1室各有一鮮明之透明斑點。中室末端有兩透明斑點,翅頂附近有三只小斑點排成一線。CuA1室中央有一黃白色斑點。後翅中央有黃色小斑點成弧形排列。翅腹面斑紋與翅背面相似,但大部分覆土黃色鱗。前翅前端緣毛褐色,其餘黃白色,前翅中央斑列內側具一有光澤之黑褐色線狀性標。雌蝶:形態特徵與雄蝶相似,但是翅幅較寬,斑紋較鮮明且無性標。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千葉秀幸、築山洋、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Ochlodes niitakanus 上次更新:2023-04-04
其他來源內容
中型弄蝶。軀體背側為帶赭黃色之褐色,腹側黃褐色。前翅外緣稍呈弧形,翅頂尖;後翅近半圓形。翅背面底色為帶赭黃色之暗褐色。前翅中室端有一至兩枚小白斑。M3室及Cu1室有一白斑,Cu2室有一模糊黃斑。R3至R5室或R4至R5室有排成一列的小白點。後翅Rs、M3、Cu1室內各有一黃色小斑。腹面底色赭黃色。雄蝶前翅背面Cu1及Cu2室有一灰色性標。雌蝶前翅斑點較白、無性標。緣毛橙色混淺褐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Ochlodes niitakanus Sonan 上次更新:2014-12-08

分布

世界分布:本種為臺灣特有種。 臺灣地區分布狀況:本島中高海拔山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千葉秀幸、築山洋、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Ochlodes niitakanus 上次更新:2023-04-04
其他來源內容
本種是特有種,分布於臺灣本島中海拔地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Ochlodes niitakanus Sonan 上次更新:2014-12-08

形態學

雄交尾器:背兜基部寬闊,尾端漸窄,末端深凹入:鉤突長、臂狀、彎曲,末端漸細。顎形突分離。囊突短,先端鈍。抱器寬闊,抱器腹遠較抱器背厚:抱器內突細小,脊狀:抱握鋏寬闊,背側邊緣不平整,呈三角形突起。陽莖碩大,陽莖器腹側延伸出長且扁平之突起,末端鋸齒狀。陽基軛片窄帶狀。 雌交尾器:交尾囊卵圓形,後側有皺褶。交尾囊管膜質、短粗。交尾孔大型,周圍具骨化壁。交尾孔板複雜:前板骨化,具線狀皺褶:後板大型,兩側及後緣成帶狀,有毛。肛突矩形,具毛。前內骨突短,基部寬,向末端漸尖。後內骨突長,纖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千葉秀幸、築山洋、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Ochlodes niitakanus 上次更新:2023-04-04

尺寸

成蝶前翅長16-20 m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千葉秀幸、築山洋、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Ochlodes niitakanus 上次更新:2023-04-04

棲地

棲息在闊葉林林緣等棲地。一年一代,成蝶夏季出現,有訪花習性。幼蟲取食禾本科植物,包括川上短柄草及膝曲莠竹等。冬季以四齡幼蟲過冬。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Ochlodes niitakanus Sonan 上次更新:2014-12-08

關係

寄主植物:禾本科之川上短柄草、曲膝莖莠竹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千葉秀幸、築山洋、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Ochlodes niitakanus 上次更新:2023-04-04

週期

本種是一年一世代物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千葉秀幸、築山洋、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Ochlodes niitakanus 上次更新:2023-04-04

備註

本種種小名從前常作formosana Matsumura, 1919。Hsu et al. (2006)檢視其存放於北海道大學之唯一模式標本後發現該標本實係來源有疑問之小赭弄蝶,從而本種之有效名應為niitakana Sonan, 1936。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千葉秀幸、築山洋、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Ochlodes niitakanus 上次更新:202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