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nara guttata (Bremer & Grey, 1853)

Parnara guttata (Bremer & Grey, 1853) 稻弄蝶
Parnara guttata (Bremer & Grey, 1853) 稻弄蝶
Parnara guttata (Bremer & Grey, 1853) 稻弄蝶
稻弄蝶
直紋稻挵蝶,一字挵蝶,直紋稻弄蝶,一文字弄蝶,單帶弄蝶
 iNaturalist

綜合描述

雌雄二型性不顯著。雄蝶:頭被毛,褐色。觸角長度不及前翅前緣長度二分之一,腹面褐色雜白色鱗,尖頂細小、裸露,呈鉤狀。口器褐色。下唇鬚直立,第1及第2節被毛,呈白色:第3節細小、褐色,呈棒狀。胸部及腹部背面褐色,腹面灰白色。足白色。前翅呈三角形,外緣略突出。後翅扇形,臀區略呈葉狀突出。翅背面底色褐色,綴透明斑,近翅基處覆淡褐色毛。前翅M2、M3及CuA1室各有一斑點,排成一斜線,中室末端有兩只小斑點。翅頂附近有二至三個小斑點。後翅中央斑列由位於M1、M2、M3及CuA1之白斑點構成,排成一斜線。翅腹面顏色較淡,呈黃褐色,斑紋與背面相似,但後翅中央斑列呈銀白色、中室末端常有額外小斑點。緣毛黃白色。雌蝶:形態特徵與雄蝶相似,但翅幅較寬。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千葉秀幸、築山洋、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arnara guttata 上次更新:2023-04-04
其他來源內容
中小型弄蝶。軀體背側暗褐色,腹側黃白色。前翅外緣稍呈弧形;後翅扇形,臀區略突出。翅背面底色暗褐色。前翅通常於中室端有兩枚小白斑。M2、M3及Cu1室各有一白斑,排成一列斜紋。R3至R5室或R4至R5室有排成一列的小白點。後翅中央有四枚白斑組成一列斜紋。腹面底色黃褐色,後翅白斑銀白色。緣毛褐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Parnara guttata (Bremer & Grey) 上次更新:2014-12-08

分布

世界分布:中亞、巴基斯坦、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地區、中南半島北部、朝鮮半島、日本、華西至華東北及華東、臺灣(Tsukiyama et al., 1997)。 臺灣地區分布狀況:本島低海拔地區,亦見於部分離島。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千葉秀幸、築山洋、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arnara guttata 上次更新:2023-04-04
其他來源內容
在臺灣地區出現地點分散而不穩定,北部及東海岸低地秋季較常見。離島彭佳嶼、龜山島、綠島、蘭嶼及金門、馬祖地區也時有發現。臺灣以外見於南亞及東亞許多地區。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Parnara guttata (Bremer & Grey) 上次更新:2014-12-08

形態學

雄交尾器:背兜後端漸窄,背蓋瓣,背蓋瓣向後延伸成一小突起:鉤突呈舌狀突起,近末端兩側各具三棘。顎形突寬帶狀,左右分離。囊突中庸長,先端截狀。抱器葉狀:抱器腹粗:抱器背細:抱器內突末端圓弧狀:抱握鋏上彎,末端具小棘刺。陽莖直,陽莖基長度較陽莖器長:陽莖器近末端具鰭狀內脊。陽基軛片長、背側凹陷。 雌交尾器:交尾囊長袋狀,具皺褶。交尾囊管前部粗大、骨化,連接後部之膜質部分。交尾孔板圓頂狀:前板於交尾孔周圍成長帶狀,向後延伸成骨化壁:後板寬闊、橫帶狀。肛突矩形,具毛。後內骨突細長、筆直。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千葉秀幸、築山洋、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arnara guttata 上次更新:2023-04-04

尺寸

成蝶前翅長15-19 m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千葉秀幸、築山洋、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arnara guttata 上次更新:2023-04-04

棲地

出現在草澤、草地、常綠闊葉林。一年多代。成蝶飛行迅速,有訪花習性。本種能作長距離飛行。在國外許多地區本種是稻作害蟲,但在臺灣,由於數量少,難以稱得上是害蟲。幼蟲取食禾本科的稗、印度鴨嘴草等禾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 資料提供:徐堉峰 來源學名:Parnara guttata (Bremer & Grey) 上次更新:2014-12-08

關係

寄主植物:禾本科之稗、印度鴨嘴草等。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千葉秀幸、築山洋、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arnara guttata 上次更新:2023-04-04

週期

本種是一年多世代物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千葉秀幸、築山洋、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arnara guttata 上次更新:2023-04-04

趨勢

本種為著名的稻作害蟲,於臺灣卻是少見物種,族群往往間歇性出現於某些棲地並維持一段時間,隨後消失(Hsu, 2002)。在日本,本種為具長距離擴散能力之著名物種(Fukuda et al., 1984)。臺灣族群的分布情形或可推斷其亦涉及長距離之移動,多數記錄來自於秋季的臺灣東部,因此臺灣可能至少有一世代源自從日本飛來之族群。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徐堉峰、千葉秀幸、築山洋、梁家源、黃智偉 資料提供:臺灣蝶類誌 來源學名:Parnara guttata 上次更新:202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