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描述

棘刺海蛇最早是根據採集自東印度群島(East Indies)海域的標本而名,種名為「短」的意思,應是指其相對於其他海蛇較為粗短的體型,儘管如此其毒性並弱且有噬咬致人於死的紀錄.由於成蛇帶有許多刺狀突起,而得「棘刺」中文名.主要是以伏擊捕食方式捕食魚類,只要遇得到的魚都會吃,無特別偏好.台灣僅在台南有漁船的單隻捕獲紀錄.食性為多種魚類.頭大且體型較其他海蛇粗短,體側及腹面以淺褐色為或淺黃色主,頭背則為橄欖色或灰黑色;而由頸背往後延伸,具許多間隔出現的深色斑塊,尾巴末端亦常帶有明顯的深色斑.幼蛇的體鱗平滑,但隨著成長,鱗片會逐漸突起而變成刺狀,又以雄蛇體側鄰近腹面的刺狀鱗特別明顯.胎生,一次約可產1至7隻幼蛇.俗別名為棘海蛇(日名);刺海蛇,和平頦海蛇.早先中國族群被當成Lapemis hardwickii,然而根據P. Gritis 及 H. K. Voris (1990)的研究Lapemis hardwickii 及 Lapemis curttus 應是同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資料提供 臺灣生命大百科 上次更新 2013-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