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laenoptera borealis Lesson, 1828

Balaenoptera borealis Lesson, 1828 鰮鯨
鰮鯨
海洋生物
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瀕臨絕種野生動物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受脅評估指標 瀕危(EN)瀕危(EN)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受脅評估指標 CITES附錄一:有滅種威脅須嚴格管制CITES附錄一:有滅種威脅須嚴格管制
 iNaturalistWoRMS

綜合描述

鰮鯨,亦稱為塞鯨,為大型鬚鯨,分布於全球熱帶及溫帶海域(地中海除外)。成年個體體長約12-18公尺,體重最高可達45公噸。壽命約50-70年,以浮游生物、小魚、頭足類動物等生物為主食。現有的研究資料顯示鰮鯨有兩個亞種,生息於北半球的為 B. b. borealis,南半球則為B. b. schlegellii。
成年鰮鯨的體長多在12-18公尺之間,最高體重紀錄為45公噸。雌鯨體長可能略長於雄鯨。鰮鯨體型流線修長,背面體色為偏深藍灰至黑色,腹面為白色。身上常見卵形的疤痕(可能是由達摩鯊和七腮鰻叮咬所致),因此有些鰮鯨身上會有些微妙的膚色不均斑塊。鰮鯨在身長約2/3處有著一個直立的勾狀小背鰭。鰮鯨的外型和布氏鯨相當相似,但鰮鯨的吻部(rostrum)上方只有一個縱向脊突,可由此一特色進行辨識 (布氏鯨的吻部有三條突出的縱向脊)。 鰮鯨的大嘴裡裝有219-410個鯨鬚板(baleen plate),外部顏色深,內部鬚毛呈現灰色/白色。喉腹褶 (ventral pleats/throat grooves) 約30-65條,相對短,從嘴下方延伸到腹部。鯨鬚板和喉腹褶的數量可能因不同地理族群而異。 鰮鯨在水面換氣時經常伴隨著高約3-4公尺的柱狀或叢狀水氣柱。鰮鯨來到水面換氣呼吸時,其背鰭通常與噴氣孔(blowhole)會同時出現,但下潛的時候通常不會出現拱起背部或提高其尾鰭的行為。 鰮鯨通常單獨行動,或以2-5隻組情的小群體集體行動,但偶爾會有較大的群體(30-50隻個體)鬆散集結的情況。鰮鯨可潛水5-20分鐘,用吸吮或大口吞食的方式隨機捕捉浮游生物(橈足類和磷蝦),小魚群和頭足類動物(例如魷魚)。鰮鯨主要在在黎明時覓食,覓食時可能會出現一些難以預測的行為。在攝食場覓食時有時伴隨著海鳥和其他大型鯨種個體。 鰮鯨性成熟年齡為6-12歲,性成熟體長約13公尺。通常於冬天時遷徙到較低緯度海域交配和分娩。雌鯨繁殖週期約為2-3年,妊娠期為11-13個月。每次產一胎,幼鯨出生體長長約4.6公尺,重約680公斤。幼鯨哺乳期約6-9個月,通常會在遷移到理想攝食場後斷奶。 鰮鯨的壽命估計為50-70年。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台灣(CC BY-NC 4.0 TW) 作者:陳瑩 資料提供 陳瑩 上次更新 2017-07-28